卧槽!

    陈嘉猷都懵逼了。

    封建王朝,都会亡于土地兼并。

    现在可倒好,中枢为土地太多而发愁,发不出去,这都什么鬼逻辑啊?

    “不对呀,汉人对土地的眷恋,千古便有,怎么会嫌弃土地多呢?”陈嘉猷表示不解。

    “以前是以前,以前眷恋土地,那是因为没土地是要饿肚子的。”

    “景泰二十二年,全国有一万多家粮店倒闭,因为中枢规定米粮固定售价,不许涨价,经营粮店都亏本。”

    “现在是在哪都能吃饱肚子,土地当然不重要了。”

    “而且,百姓会算账的,种地一年到头一家人最多赚个十来两银子,做小商小贩,轻轻松松也赚十来两,有些作坊开工的价钱更高。”

    “你说说,现在谁还愿意种地?”

    听完薛远的话,陈嘉猷觉得啼笑皆非。

    皇帝曾经就说过,士绅釜底抽薪之策,就是让土地无限化,再增加人力成本,士绅就不成气候了。

    大明本土的土地就足够多了,未开拓的就更多了。

    土地无限多,商业发达,工厂林立,那么人力成本自然就提高了,种地这种低附加值的产业,肯定没人愿意去做的。

    所以,从景泰二十年开始,中枢强制移民,凡是名下没有土地的,一概移去新地分土地。

    不止分给他们的,给他们预留二十个孩子的土地,一起分给他们。

    中枢掌握的地太多了,就是人少。

    吉林人口超过三千万,黑龙江人口超过了两千万,人口还缺,但算是勉强饱和了。

    新七省增加了千万移民,婆罗洲人口突破了五百万,吕宋人口达到了二百万。

    “大明,和我离开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陈嘉猷难以置信,这是大明高速发展的十年。

    “是呀,根据去年用盐量估算,人口应该超过了三亿。”

    薛远满脸愁容道:“人口爆炸性增长,不是好事啊。”

    “大明以前是人多地少,现在是人多地多,但种地的人却很少。”

    “去年中枢合议,想从印度引入人口,却被陛下驳斥,因为他认为印度人是劣等民族,没资格拥有大明土地,而且,大明军将开疆拓土,不是给异族创造的,决不允许引入任何异族。”

    “陛下认为,替代人口种植的方式是机械,今年中枢准备支出一千万,推动农具改革。”

    大明推行一道政策,地方就会刻在石碑、木板上,让本地百姓都能看见。

    百姓想看懂,就得认字。

    这是鼓励百姓认字的好办法,家里贫穷的孩子想识字,也可以去碑林里自己认,只要想,大明有很多认字的渠道。

    甚至,若登记的是贫困人口,那么这一家人就是移民对象,移去新地。

    这种人口,是官员最喜欢的。

    他们会每年两次对民间进行调查,调查后把人移走,这是政绩。

    而为了谨防有人逃离移民,景泰二十年开始,强制天下所有适龄孩童,必须进行蒙学教育,男女孩都要进行蒙学教育。

    蒙学教育三年,三岁到六岁期间必须去蒙学,男女孩分班。

    凡是有子女没有去蒙学的人家,默许为贫困,必须移民去新地。

    这一政策,是景泰二十年颁布,从景泰二十一年初开始执行,官方在民间,从县城到乡间,都设了蒙学,每地根据人口数量,设置几所蒙学。

    入蒙学则要收取拜师礼和学费。

    拜师礼是老师的工资,学费则用来学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