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民间思潮的改变,归根结底是教育。

    报纸是百姓了解天下的最佳途径,受过教育,读得懂报纸,自然就会接受新思潮。

    报业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了。

    经过市场的优胜劣汰,整合调整,民间有二十大报业集团,覆盖全球所有国家。

    乡间百姓,在田间地头,也会看看报纸,听听戏。

    景泰四十九年,诞生了民歌,新唱法遭到传统唱腔的驳斥,认为是下流唱法。

    士大夫认为不雅,这东西太白了。

    但民歌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文艺不再是士大夫垄断,而是飞入寻常百姓家里,好不好,是百姓说了算的。

    百姓真听不懂京剧、昆曲这样的传统戏曲。

    虽然这些东西,在传统士大夫眼里也是下九流,上不了台面的东西,但民间毕竟学识有限,太高深的也听不懂啊。

    民歌应运而生,各地方言有自己的腔调、唱法,深得当地百姓喜欢。

    民歌传到宫中去,皇帝说好,在万寿节寿宴上,邀请了民歌大家,在万寿节上表演。

    一时之间,民歌风靡全国。

    但现在的民歌,更像是《送别》那种唱法,老词新调罢了。

    为此,还将唐诗宋词,重新谱曲,变成新民歌。

    但这可上不了士大夫的席面。

    他们经过这些年,才勉强接受京剧这样的低级货色,现在冒出更低级的,他们差点骂娘。

    但百姓喜欢啊,词语简单易懂,朗朗上口,听着好听。

    士大夫玩的是高端,听着是有逼格,问题是大家学问有限,听不懂啊。

    所以,民间就形成三个圈层,高端人玩诗词歌赋,中层知识分子听戏曲、看舞台剧,底层百姓听民歌。

    皇帝也知道民间艺术分层,但艺术嘛,独乐不如众乐,大家各有所好,各个圈层才能碰撞出新火花。

    果然,景泰五十五年,第一首流行歌曲诞生。

    被民间骂惨了。

    新文化连平仄格律不讲了,忍了;你们搞戏曲,起码还有典故,还算小雅,忍了;你们搞民歌,那是给老百姓听的,他们没文化,奢求不了太多,忍了。

    但你们搞一首没有任何对仗,狗屁不通的白话歌词,这是什么鬼啊!辱没汉文化啊!

    士大夫真的没法审美这东西。

    大明第一个流行歌手,被逼的跳楼自杀。

    但是,这件事在青年群体中引起巨大的反响,他们认为,年轻人就是潮流,就是前卫,流行歌好不好暂且不说,这也是一种文化,皇帝尚且支持文艺平等,没有高下之分呢,你们凭什么给人家定级啊!

    刚开始,只是小圈层内讨论。

    很多年轻人自发的去听这首流行歌,发现用吉他弹唱也挺好听的呀,有这种想法的越来越多,直接引起民间大爆炸。

    新文化和传统文化再次碰撞。

    传统士大夫发出灵魂三问,你们懂经义吗?懂诗词?懂文化吗?

    新文化学者弱弱回答,现在时代不一样了,朝廷的奏疏都用新文化的白话文了,古新之争没有意思。

    士大夫坚持认为,该杜绝这等没文化、没营养、无病呻吟的唱法,回到古唱法当中来。

    这种说法,得到士大夫普遍认同。

    千万别以为华夏没有歌舞。

    华夏的歌舞,照样领先世界,这年代男人也是跳舞的,喝多了一起跳舞是常态,大户人家都养很多舞娘。

    以前是贱业,但皇帝早就为他们证明了,唱歌、跳舞,非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