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圣旨之人绝不姑息。

    景泰六十二年,湄公省就带了一个坏头。

    这两年地方就敢和圣旨讨价还价,就是因为湄公省带头抗旨,事后湄公省没有遭到中枢惩处,地方认为中枢对地方的管控放松,所以搪塞过去。

    朱见漭继太子位后,向天下人展示皇权,展示中枢对地方的掌控。

    对于抗旨不遵的官员,一概满门抄斩。

    不问缘由,一律处死。

    人头传阅全国,震慑天下。

    皇权旁落,绝对跟朱见淇见小利而忘大义有直接关系,为了些许小利益,就任由地方哄骗中枢,导致中枢对地方的管控放松,纯属脑残。

    天下所有富裕省份中,湄公省是整饬最严重的,上到官员,下到商贾,连带着几万个裙带关系的人,流放的流放,充军的充军,经济也蒙受巨大影响。

    景泰朝,还有充军罪,但在战争时期,充军意味着移民,就是移去藩国了,但在景泰六十年之后,充军是真的充军,而且是上战场当炮灰的,直接编进俘虏营。

    所以充军的都是大罪,六年来充军的罪犯几乎没有活着回来的。

    流放,现在也不是好罪了,都是往勒拿省、叶尼塞省流放,全在捕鱼儿海往北,那些地区全是冻土,几乎无法生存,挖掘冻土的工人,就是流放过去的罪犯。

    朱厚煐本以为会看到一片繁荣之景象,不想湄公省一片肃杀,经济受到重创。

    本地又比较危险。

    他只是派人出去巡视一圈,了解民情,本人则留在治所金边,书写游记,他用的是钢笔。

    他毛笔字很丑,反而钢笔字很漂亮。

    现在年轻孩子都喜欢用钢笔,毛笔只有老年人在用了。

    钢笔毛笔之争,现在也没有停歇,老年人还认为钢笔破坏了文字的美感,还反对简化字。

    简化字朝廷确实在推广,但官方还是用原本的字,因为阻力太大了,几乎整个文人阶层都反对简化文字,一是失去象形意义,二是失去美感,三是减弱汉文化的传承等等。

    所以,朝廷虽然是支持简化,但在官方文字中,几乎没有太多简化,这样书写起来确实困难。

    朝廷征集了五十多年的简化字,民间百姓都可以投稿,只要简化的文字,不变其形不曲解其意,还能达到了简化的目的,就会被采用,采用后会给予稿费奖励。

    民间的智慧是无穷的,这些年有了几千个文字简化成功,却没有正式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从景泰十二年到景泰五十五年,四十三年时间内,朝廷有创造了一万多个文字出来。

    这些文字,有从甲骨文、金文、篆文解析出来的文字,也有凭空创造出来的,主要是老皇帝总担心文字不够用,一些词汇文不达意,那就创造出新文字,新词汇出来。

    几乎每五年新出的字典,都会增加一些新字。

    之所以到景泰五十五年,因为造字局认为,创造出来的文字,已经足够用了,不需要再造了。

    但新造的文字,多是生僻字,正常都不太用得上,老皇帝一意孤行。

    对于造文字,民间爆发出极强的热情,近十年来都不造字了,还能收到信件,可见民间的造字热情。

    话说回来。

    朱厚煐在湄公省治所金边,记游记写了十天,身边的侍卫散去民间探查民情,因为全省肃杀,几乎查不到什么东西。

    不过倒是听人说这些年金边的繁华,听得他有些心动,以后还会再来。

    下一站,交趾。

    交趾省,实在太大了。

    从红河以南,湄公河以东,包括小半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