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话,她一时也接受不了。

    于月坐在李婶子身边,“婶子,哪儿有事事完美的呢,之前都是咱们的猜测,谁也没想到猜测成真了,现在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想办法,要么赶快把小妹弄回城,要不就想办法把两人的婚事往后拖拖。”

    其实第一个办法,真要告诉了李主任,未尝不能做到,但是现在做到,对于李小妹来说,就是背叛了。

    她一个小姑娘,为了不让父亲为难,只身下乡,吃了许多的苦,父亲都没有为她走后门找工作,现在她要结婚了,为了反对她的决定,去走后门绝对会适得其反。

    李婶子也想到这个了,顿时眼前一黑,紧张的拉着于月的手,“可是你李叔不找关系,这个节骨眼上,谁能把她弄回来啊,早知道就早点儿找关系了,也不至于到现在这样上不上下不下的,真是难受。”

    都怪老李,清高了一辈子,马上就要把闺女搭上了!

    闺女最后要是留在乡下了,她跟这人没完!

    “既然第一条路行不通,那就好好想想第二条路,尽可能地推迟他们的结婚日程。”

    于月眼神专注地盯着李婶子,语气镇定,“就像之前说的,先把人安抚住,让小妹知道,你今天打电话得知这个事儿一时间没办法接受,但是经过一晚上的思考,觉得她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人也挺不错的,然后从侧面提一下先别着急结婚,让小妹把小伙子的照片邮寄过一张来,让咱们看看,别以后打死照面都不认识女婿。”

    李婶子听了之后眼前一亮,“还是你聪明,这信从他们那儿邮寄到咱们厂子,一来一回就两个月过去了。”

    于月给她支的招,李婶子越想越觉得合适,“然后呢,收到照片之后呢?”

    “你可以跟她说清楚,结婚是两家人的大事儿,也是她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儿,结婚的日子要提前订出来,也得通知亲朋好友,他们两个无论如何也得回西北一趟,最重要的是,李叔很不高兴小妹找了个当地人。”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孩子养大,一定是希望孩子幸福美满,结婚风风光光的,李叔不同意也是正常,他们结婚之前一定要跟双方父母沟通好,取得双方父母的支持与理解。”

    结婚不要让老人家跟着操心着急,她相信李小妹心里还是明白这点儿的。

    李婶子神色失落,“是啊,哪个当爹妈的不希望孩子结婚之后的日子过得顺遂啊,可是结婚找对象这是一件凭运气的事儿啊。”

    父母能帮着把关,但是也不能替孩子过日子,选个什么样的人,孩子自己心中一定得有数。

    父母同意的不一定过得好,但是父母不同意的,一定过得鸡飞狗跳。

    为了结婚而抛弃娘家,在李婶子看来这就是脑子出了问题。

    于月点头,“其实你们可以拉扯的东西很多啊,比如结婚之前,老支书是不是要给他们单独盖个房子,结婚之后另起炉灶,由他们单独生活,还是要跟公婆一起住。

    跟公婆一起住,那就避免不了矛盾,这些她是否能独自面对。

    现在都在大队赚工分,家里有没有关系可以在城里找个工作,增加一份家庭收入?

    还有生育问题,结婚之后,是不是立刻就要生孩子,还是几年后生,生几个,如果没人照顾,坐月子谁来伺候,是不是到时候要您从西北过去照顾她?

    还有,他们家族有没有疾病史,因为很多遗传疾病是检查不出来的,所以避免以后出现问题,还是提前问清楚的好。

    最后是关于家务的问题,两个人都上工,家里的家务是否均摊,还是说谁的事情谁做,又或者女方承担大部分。

    这些都是摆在明面上的问题。

    最终,还要问清楚,难道两人就准备在农村呆一辈子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