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朱祐樘让大臣在惩罚张延龄的方式方法上拿主意。

    纯粹属于强人所难。

    这些文官一个个都巴不得一棍子把张延龄闷倒,如此既能体现文官的政治正确,又能解心头之气。

    还想让我们平衡君臣之间的利益,找个折中的办法?

    陛下,是你想太多。

    朝议在近乎不欢而散中结束。

    朝臣走出出宫路上,而刑部尚书白昂和左都御史闵珪,还有大理寺卿王轼三人急忙往刘健和谢迁那边追过去,他们要请示一下阁臣对此事的意见。

    “要处罚,自然是秉公了。”谢迁笑着说一句。

    张延龄被皇帝给治了!

    在谢迁看来,简直是普天同庆的大好事,不管事情经过是怎样,至少结果还是很令人满意的。

    王轼道:“不过看模样,陛下对于张氏外戚为非作歹之事,并不甚了解,是否还要再找人进言,将过去数年寿宁侯和建昌伯做的恶事,一并呈奏?”

    “建昌伯就建昌伯,怎么还牵扯到寿宁侯身上了?”谢迁还在笑。

    你们这群人。

    现在皇帝能惩罚张家老二,已属不易,现在你们还想借题发挥,把张家老大也带进来?建昌卫等处扰乱民生的罪过就够了,居然还想将事态扩大?

    白昂问道:“那意思是,不往事外牵扯?”

    谢迁先看了看刘健,发现刘健没什么表示之后,他才点头做出肯定的回答:“这是自然。”

    白昂继续问道:“那该如何论罪?”

    这就回到了朝堂上跟皇帝探讨了半天,但没有结果的问题。

    谢迁想说,如果建昌伯的罪这么好论的话,先前也不至于跟陛下闹得有点不愉快了,现在朝议结束了来问我们,是觉得我们有一些方式方法,当着陛下的面不好意思提,想背后插张延龄一刀?

    “再议吧。”谢迁脸上笑容不减,“建昌伯看押在北镇抚司,就挺好,若是能调去刑部牢,便更符合公义,连彭泉都还没到京师,详细案情现在法司不能接手,何必操之过急?”

    显然从这些文官的角度,就没思索过让张延龄去西北“戴罪立功”这个选项。

    张延龄是领兵的材料吗?去西北,那是祸害西北军政!

    再说了,有罪不罚,让他去西北领兵,这反倒成奖赏了,这叫赏罚不明!

    刘健最后表态道:“最近有言官就外戚乱政事上奏,也不必阻拦,但谁上奏谁自行承担上奏的后果。此事最近会有公论的。”

    “刘阁老,您是不是知道什么?”王轼问道。

    刘健摇头,表示不知。

    但以他的政治智慧,很难不看出来,其实皇帝心中是有定案的,只是在朝堂上没说罢了。

    大臣们还没有盖到陛下心中所期望的点。

    ……

    ……

    坤宁宫内。

    皇帝多日来,第一次回到这里,也是在张延龄的事情有结论之后,至少现在朱祐樘在妻子面前很硬气。

    看看,连老天都警示朕了,不是朕刻意为难伱们张家人吧?

    “陛下,您打算如何处置延龄?这件事,也不能说就是他的罪过啊。”张皇后被丈夫冷落多日,结果也不如她所料,现在她只能以软弱的口吻去恳求。

    朱祐樘道:“朕想让延龄去西北,跟着王威宁带兵,算是将功折罪。”

    张皇后急忙道:“延龄他自幼没经历过辛苦,怎能受得了这个?这就等于是流边了呀……”

    当姐姐的,显然不想让弟弟去西北遭罪。

    “皇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