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朱祐樘很欣然,主动查看了崔元的军务策卷子。

    一看之下,虽然有些东西未必是很懂,但好像王琼也没说错,至少回答地比那些胡乱表忠心、驴唇不对马嘴的好多了。

    “他能做到如此,很好了。”

    朱祐樘好像终于找到了一个“正面典型”。

    朱厚照问道:“父皇,这是姑父的卷子?就算他写得好,可他骑马和射箭也不咋地啊。”

    朱祐樘道:“太子,朕没跟你说吗?以后光靠骑射,已不足以在跟鞑靼人的正面相争中取得优势,反而是火炮和火铳的使用,才是重头戏。再说了,就算他在骑射中表现是不突出,但以他文人的身份,能骑马,能把箭矢放出去,就已经比很多武勋出身的好了。这难道算差吗?”

    要抓正面典型,当然是有什么好事,都往他身上安。

    不过周围的张懋、朱晖、马文升和谢迁等人听了,也觉得会有几分道理。

    用武勋弓马骑射的要求,去要求崔元的话,大概是有点高了,崔元能在保障基本骑射动作的话,并有战略上的大格局,这对朱祐樘这样非常注重“亲属效应”的皇帝来说,简直是完美典型人物。

    重点还有,崔元高大英俊、博览群书,作为大明皇室的驸马,崔元外在条件非常好,这也非常符合一个正面典型的需要。

    “秉宽,你觉得呢?”

    但朱祐樘在想表彰谁之前,最重要的,还是先听听张周的意见。

    如果张周觉得不好,或者是不应该去正面表彰,那他绝对会毫不犹豫打消心中的想法。

    朱祐樘就是个这么“顽固不化”的人。

    张周笑道:“陛下,臣看过永康长公主驸马的军务策,认为此人在炮战、火铳战的领悟上,到了很高的见地,虽然有些地方也有照本宣科的嫌疑,但他毕竟尚未正式接触到战场,若是未来能加以历练,相信可以成为大明的栋梁。”

    说这话的时候,张周也看了王琼一眼。

    别人不知道崔元很多地方是在照搬教案,但张周作为教案编写者,怎可能不知情?

    虽然张周也不觉得崔元就一定能在未来热兵器战场上有什么建树,但皇帝出来一趟,要树立个正面典型实在是太难了,总不能让皇帝失望着回宫吧?

    更难得的……

    是现在还肯向学的勋臣太少了,外戚出身的更少,张周就算是认可尚努力的崔元。

    “秉宽说得有道理啊。”朱祐樘对脸朝着谢迁和马文升道,“想崔卿家他从未上过战场,可能连火炮和火铳都不熟悉,便如此,就能有如此多的战法,不失为人才。”

    谢迁毒舌的潜质发挥,主动拱手道:“陛下,也要为防止出现纸上谈兵的情况。”

    在谢迁听来,连战场都没去,只会对战场形势侃侃而谈的人,不是纸上谈兵是什么?甚至说难听点,这就是空口说白话。

    朱祐樘面色不悦道:“说他是纸上谈兵,今天谁又不是在纸上谈兵呢?在场除了少数几个真正以新式火炮、火铳上过战场的,有几个?朕在此等事上,更应该相信谁?”

    本来说得还挺正常,可但最后提到“应该相信谁”时,连谢迁都明白了。

    现在崔元的能力怎样,已不是重点……无须去刨根问底,或是斤斤计较。

    皇帝要树立他当正面典型,这是为了君王的面子,也是为了大明的面子。

    大概张周也能明白崔元能力也就一般,但人家就是会贴合时态去跟皇帝扯皮,让皇帝心情愉悦,而自己则有点逞能非要说点不一样的出来。

    “陛下所言极是。”谢迁马上改口道,“老臣思量再三,崔驸马已是个中翘楚,难得的人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