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元振摇摇头,“不是这么回事,是被毕思琛抢走了,人都杀掉,但有一个小宦官去找水,逃过了一劫,他看到了整个过程,是毕思琛的儿子毕辉所为,这个小宦官走了几个月才逃回长安。”

    李邺摇摇头,“这种事情肯定会很隐蔽,就算毕思琛的普通心腹都未必会知道,更不用说我了,安西将领都不知道,我也不知。”

    “但节度使抄了毕思琛的府宅,据说得到了很多财富!”

    “那是毕思琛贪污的军俸,还有私下在安西开矿得到了金银财富,你知道他贪污了多少军俸,我接手的时候,安西军只剩下一万五千人,但他依旧向朝廷备案两万八千人,他把封常清架空了,连封常清都不知道安西军倒底有多少人?还有,他在焉耆军镇开铜矿,自己铸造铜钱,我得到的都是这些财富,从来没有听说过还有边令诚的财富。”

    “那会不会他把边令诚的财富和自己财富混在一起?”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毕思琛所有的财富我都分给将士了,边令诚财富和我没有关系,毕思琛还有儿女在安国,边令诚应该去问他们,或许边令诚的财富都被他们运到安国去了。”

    李邺一口否认,程元振也没有办法。

    他沉默片刻道:“高翁要你关注一下康怀顺!”

    李邺顿时明白了,天子安插的眼线是康怀顺,不用说,这一定是边令诚安插的,此人已经被自己阴差阳错干掉,运气还好。

    “别的事情就没有了,我要赶回京城复命,希望节度使在规定时间前返回长安。”

    程元振起身告辞,李邺随即赏他五百两银子,感谢他一路辛苦,程元振千恩万谢收下走了。

    李邺随即下令收拾物品返回碎叶

    时间确实比较紧迫,现在是十月中旬,一眨眼就到天宝十四年了。

    虽然安禄山是在天宝十四年年底造反,但那只是安禄山在天宝十四年选择的时机而已,事实上,安禄山在天宝十四年就已经准备好了。

    其中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就是用三十三名胡人将领换掉了汉人将领。

    一旦安禄山走出这一步,那就意味着他已经准备完成了,随时可以造反。

    历史很可能不会按照原来的轨迹走了,历史上,安禄山并没有杀杨国忠的儿子,李邺有一种强烈的直觉,安禄山极可能会提前发动叛乱。

    李邺赶回碎叶,立刻召集众人议事,听说节度使又要赶回长安述职,众人都很惊愕,节度使是今天春天才来碎叶,才过了半年,又要离去了,他在碎叶的时间总共不超过三个月。

    但大家也理解,节度使是去年八月底从长安出发,参加几场战争,中间耗费了很多时间,尤其完成了大小勃律战争,无论如何,也要回京述职了。

    “现在我们碎叶军有一万五千人,其中八千人到明年就满四年了,他们需要回长安,这是朝廷给他们的承诺,然后会有新的军队过来驻扎,这次我只带一千人走,我们会和朝廷协商,一旦确定士兵们的返程时间,就由裴将军、安将军和许黑茂带领他们返回。”

    裴将军就是裴琇,他刚刚被调回碎叶,李邺需要他和安太玄以及黑矛三人统领军队,这三人是他的心腹,有他们在,自己才能完全控制一万余精锐的河中军、

    裴锈、安太玄和黑矛三人起身承令。

    李邺点点头又道:“我不在河中,还是按照老规矩,由副都督独孤应主管军务,政务由谢长史负责。”

    独孤应和谢缙点头答应,这时,谢缙又问道:“都督是直接走北庭回长安,还是先去安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