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这些墨者可是非常熟悉的,并且其中的优缺点也一清二楚。而墨家的言论几乎没人听到过,如此辩论,儒家怎么会是对手?

    一场辩论,墨家子弟经常一言切中要害。儒门子弟被辩驳的毫无反抗之力,几乎要掩面而逃。

    这一番场面直接看的其他学派目瞪口呆,这墨家学派是哪里来的,居然如此厉害!

    第一场辩论儒家大败,若不是书记官看到情况不对,提前中断辩论,给儒家学子一些时间调整,恐怕场面更加难看。

    接下来一连五天,儒门学子和墨者连续辩论五场,五场皆败。最后甚至辩论的有几名儒门学子都要怀疑自己所学了。

    「你们这所谓的儒学,除了增加一些彰显君王威严的礼乐之道,于百姓有何益处?沽名钓誉之徒罢了!」

    「你们儒家讲求孝道,就是要让人守孝三年,披麻戴孝,日夜哭泣,忍饥挨饿,不吃肉食,等到三年后好好的一个人几乎只剩下半条命,这就是所谓的孝道?那依我看你们不如也跟随而去,继续尽孝。」

    「百姓困苦,终日劳作,三年守孝,要让他们一家饿死吗?」

    「你们所谓的三年守孝,不过是在做给他人看罢了,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孝子,邀买人心,所图更大也!」

    「你们为了所谓的孝,推行厚葬,那你们可知晓,那些小民的苦楚?一场厚葬,就要散尽家财。」

    「你们所求不过是虚名而已。」

    「所谓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欺世盗名之徒。」

    「当今淮国鼎盛,诸侯畏惧,淮国可有推崇厚葬?历代淮公薨逝,不过玉璧一枚,竹简记录生平,若有功高者才有鼎铭刻录。」

    「尔等喜欢奢靡,厚葬成风,却邀名曰孝,何其可笑也!」

    连续五天的辩论,儒门学子大败亏输,几乎被墨家骂的体无完肤。这其中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儒学是贵族学说,并不接地气。

    就比如厚葬,便是殷实之家,也经受不起。还有那些繁琐的祭祀礼仪,除了贵族,又有什么人会用?

    而墨家却与之相反,乃是站在基层百姓的位置,真要是守孝三年,全家都要饿死了,真就是一家人整整齐齐了。

    淮国学宫之中,墨者将儒门学子一个个摁在地上来回摩擦,声威大震。在墨子看来,儒家的这一套理论,不过是统治者虚伪的面具,是禁锢百姓的枷锁,就是用一套看似合理的礼乐,让那些贵族从平民身上吸血。

    儒家求名,重礼,讲究尊卑有序,而墨子更看重实用,毕竟在这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墨者想要为百姓创造一个吃饱穿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