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吃饭的杨义几人听到了,匆匆吃了饭后去将增补的条例也买了回来。

    一直以来各家经书都是有不同版本的,在看完了新增订的条例之后,众人脸色各异。

    杨义却觉得这些增订非常不错,他以前行走天下,可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主,对于底层官吏还有各地官员的丑态一清二楚。

    朝廷即便是三令五申,依旧有官员敢于违抗。

    等到了傍晚时分,一个三十余岁的男子穿着便服来到驿馆,在向驿卒打听了一下后,就匆匆上前敲门。

    “弟子张璞拜见恩师。”男子见到门开之后,当即大礼参拜。

    “快起来,我也没教你几天,不必如此!”杨义将其扶起。

    张璞是姑苏人,是杨义的邻居,乃是六国遗族后裔,到了他这一代家庭已经败落,也是杨义给其开蒙,并资助其学习。

    “今日弟子历任两任县官,考评皆优,因此被提拔入京,今日在官署名册中见到老师名讳,下衙后就前来拜见。”

    “看来你记得百姓之苦啊!”杨义点点头道。

    “学生一直谨记老师教诲,尽心辅佐圣君治国安邦!”

    “现在朝廷如何?”杨义问道。

    “新君登基万象更新,只是对官员有些苛刻,虽然无人敢言语,但暗中非议之人颇多。”张璞道。

    “如何苛刻了?”杨义问道。

    张璞冷笑一声:“嘿嘿,不过是让他们忠于职守罢了,对于违反朝廷法令的官员罪加一等。”

    “哈哈哈,活该!”杨义哈哈哈大笑道。

    他很清楚,底层官员对于地方的剥削。以前朝廷对官员管得没有那么严格,执行也不算严厉。现在新君即位,直接就来了一把火。

    对着官员就狠狠砍下去了。

    现在只不过是要求官员认真做事,做不好有惩罚,这些人就觉得严格了,真应该让他们见识一下秦国的法律。

    “朝廷加大了绣衣使的权利,绣衣使在各地皆有衙门,对于各级官员都有监督权利,甚至还有风声传出,要给绣衣使审查之权。”

    “这是真的?监察审查怎能都给?”

    “只是风声,想必不是真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