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氏埋头种田,发展技术的时候,中原之地也重新迎来了鼎盛。

    刘裕一统天下,接下来对百姓轻徭薄赋,休养生息,二十年间,刘宋国力连上几个台阶。北方胡人经过几次交战,被打的连连大败,甚至出现了不敢再寇边。

    永初二十六年,刘裕崩逝,时年六十六岁,谥号曰武,称为大宋高祖武皇帝。其子刘义符即位。

    但是刘义符并不是当皇帝的的料,而且他是刘裕登基称帝后,才生下的儿子,没有在民间生活过,根本不知民间疾苦,又喜欢游猎,对朝政不管不顾。

    在这种情况下,刘宋朝政很快败坏,然后被文武大臣联手废掉,而立其三弟刘义隆为帝。

    这刘义隆和刘义符完全不同,先是控制宫禁和军队,然后一步步剪除权臣,最终完成大权独揽。

    刘义隆改元元嘉,然后开始励精图治,刘宋国力越发兴盛。只不过距离大乾鼎盛时期依旧差了一些。

    春去秋来,岁月如歌。

    巍峨的长安城就如同炽热的太阳一般,照射着整个诸夏大地。

    在将国都迁到这里之后,长安城就快速崛起,肥沃的关中平原养育了大量人民,泾渭等八水环绕,不断滋养这片土地。

    西域商道重开,让长安城越发繁荣。

    在刘宋开国,武帝定鼎,文帝治世,刘宋已经兴旺了百余年,但是这世上哪有不散的宴席?又何曾有过不败的国家?

    在经历了巅峰之后,刘宋开始走上衰败。

    虽然刘宋开国时期任用寒素,以寒门掌机要,可是这些寒门在一朝兴盛之后,很快就成长为了高门大户,卿士豪门。

    这些人成为了新的豪门,然后开始以前豪门的路子,又重新走了一遍。

    刘宋不过百余年时间,就出现了富者土地阡陌相连,衣食无忧,贫者几无立锥之地,只能卖身成为豪门大户的家奴。

    各种矛盾也开始相继爆发,刘宋的实力开始滑落。

    而好在北方的草原也进入衰败,鲜卑人在击败了匈奴人称霸草原之后,开始出现了内乱。

    在草原上,汗位从来就不是父子交替,而在统一草原之后,鲜卑人的大汗想要像中原一样父子交替,结果很快就出现了动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