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的电器生产行业,这种三班倒管理制度算是行业中最常见的工作制度,为的就是保证最大程度提升生产效率,但又需要兼顾员工的休息。

    她曾到司金场观察过,大多时候司金场到了晚上戌时后便会收工,留三五个看守火炉之人,以保证火炉的温度不降及其他琐事,这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妥,只是若想要在一年的时间里完成江东军铁甲的普及,这种工作制度和效率显然是无法满足需求的,她只是让司金场的工匠先内卷起来,然后对外再招收一定数量的工匠和学徒以补充司金场的人数。

    “当然,你放心,这只是过渡时期的非常手段,”乔玮见莫三公子脸色不佳,只能安抚道,“江东如今境况艰难,只有上下一心,方能度过难关,立稳脚跟。”

    南方山越闹得越来越凶,一度有难以压制之事态,孙权近来也颇为苦恼。

    从孙坚征伐江东开始,江东和山越之间就一直处于对抗的状态,孙策征讨六郡的时候也对山越多有镇压,对于落败被俘虏的山越人,也多是收编入苦役营,令他们做一些苦力。有时军中兵力不足的时候,也会将他们充当兵力,送上战场。

    但这样的威慑,一直都没能真的让山越之地归顺,他们总是找到机会都叛乱。

    张昭很是重视山越之乱,也选了几个合适的将领供孙权参考,“山越如今虽看着烦乱,然而待其秋收之际,可令诸将前往扰乱其秋收。山越之人没了充足的粮食,无法越冬而供己,自生乱象。诸将再前往征讨,自可胜之有余。”

    而孙策在的时候,也常用此手段迫使山越屈服,孙权自然知道此为良策,对于山越之人也是屡试不爽,但孙权却另有想法。

    “可有一劳永逸之法?”孙权反问张昭,“山越之人,心思诡谲多变,自父兄征伐以来,更是屡次降而复叛,若将来对西向北有战事生起,山越始终为掣肘不安。”

    这老是后院起火,也的确很难搞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