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本是汝南郡平舆县人,如今汝南郡正是孙权的治下,赵云驻守其中,许靖也想年老之日还有归家之日,于是思索再三便答应了诸葛瑾的邀请,去到了吴县。

    孙权得到许靖入吴,自然喜不自胜,许靖乃是汝南名士,能得许靖相佐,必能为孙家和江东世族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来。

    孙权立刻下令要为许靖搭建一座向金台以为做月旦评之用。但许靖却拒绝了孙权的好意,“百姓尚在艰难度日,何以为老夫之故而劳民伤财。今日路过城楼东边,有一旧台荒废许久,拾掇拾掇,暂可做安居之所。”

    孙权感慨道,“许门清风,是咨是臧,识爱人伦,孔音锵锵。”

    自然也从善如流,将荒废旧台令人收拾出来,为世家品评子弟文章所用,由许靖和其堂弟许虔二人为东道主,命为向金台。

    而许靖这样的名士入吴,自然在吴郡世家、百姓之间也都传开了,又何况是重开月旦评这样的盛事。

    不少世家子弟早就跃跃欲试,私下里准备了不少的文章和诗词,想要得到许靖先生的赞赏和认同。

    乔老夫人自然也有所耳闻,听到乔玮提到让乔瑞也去参加月旦评,觉得这也是个办法。

    先前孙权设立过招贤馆,有志之士无论世家子弟还是出身寒门皆可毛遂自荐,无论以策论还是文章诗词,或是有技艺之能都可前往,有专人接待并推荐给相应部门的管事。

    但乔瑞自恃尚有几份身份,又觉得与孙权之间尚有尴尬,不愿意委身以为臣,更不愿意屈尊降贵地去自荐。

    于是便找借口自标榜为“不遇伯乐之良骥”,引得乔老夫人好生着急,四处想要为他寻找门路又免得伤其自尊。

    乔玮听完只能形容他“扭捏又可笑”。

    乔老夫人越想越觉得让乔瑞参加向金台月旦评是个极好的门路,能够让乔瑞在众世家面前露个脸。

    于是乔老夫人也顾不上再劝说乔玮回乔府去见乔父,寒暄了几句便主动要起身离开,迫不及待要为乔瑞安排前程去了。

    乔玮自然也不会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