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不会等不及,将自己赶下位,那就不好了。

    他是打算,等自己病了,再立太子,就像他父皇那样。

    应该不会还没立太子就猝死的,这个几率还是很小的。

    却说大皇子被废,最高兴的人,莫过于刘妃了。

    她觉得,她的机会终于来了。

    只可惜她父亲,前刘首辅,因为年纪大了,这会儿已经没了,要不然,可以跟父亲讨个主意。

    好在没父亲,还有兄弟呢,所以刘妃也还有依靠的人。

    就是这些兄弟混的一般,不能给她当靠山,只能出出主意。

    ——其实就是出出主意,这些人都出不了什么好主意,毕竟要是厉害,早在朝廷混出名堂了,没混出名堂,显然,脑子也就那样。

    想到这儿,刘妃对皇帝也有些抱怨,她抱怨皇帝身体怎么那么好,能活这么久,要不然,要是在她父亲还没过世前,皇帝就没了,到时凭她父亲的手段和人脉,让她儿子当皇帝,应该不成问题。

    现在好了,大皇子这个最大的障碍顺利没了,她儿子想上位,还这么麻烦。

    虽然麻烦,好在刘家以前的人脉,还没完全消耗干净,这下想用用,也还是用得上的。

    于是当下,就看到有人给皇帝进谏,说该立太子了,让皇帝早立太子,以安天下。

    这自然是刘妃派人鼓动的了。

    她觉得,她儿子当太子的机会,还是很大的,毕竟她父亲的人脉,虽然少了不少,但余威犹在,现在还能照顾她跟儿子一二。

    也正是考虑到父亲的人脉,时间拖的越长,消耗的越干净,所以刘妃才想趁着这机会,赶紧让皇帝立太子。

    她娘家兄弟也是这样想的,大家都怕刘首辅的关系,一年比一年散的干净,自然就想趁着还有点关系,赶紧将这事办了。

    不过他们大概没想过,皇帝根本不喜欢刘妃的儿子,他们逼皇帝早点立太子,皇帝要是听从了,对他们可没什么好处,得到便宜的,只有那些皇帝喜欢的儿子。

    之所以他们没想过这事对他们没好处,是因为,除了那些特别不争气的儿子,皇帝平常对大多数儿子,表面上态度差不多,这给了刘妃错误的引导,她还以为,她儿子也招皇帝喜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