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真的无比贪恋现在的美好。”

    “子欲养亲还在,另外还有个粘人的好朋友。”

    江勤看着挽着胳膊往前走的老两口,又看了一眼回过头茫然看着他的小富婆,迈步追了上去。

    转眼之间,时间来到了八月的下旬,苏奈的技术组完成了网站升级当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那就是上线了同校好友推荐系统。

    理论上来讲,根据接入的学籍信息为基准,你可以通过网站认识学校里的任何一个人,既可以查看他的个人主页,也可以关注他的动态分享。

    之所以上线这个功能其实也是为了增强用户的粘性,以保证在推广期间,所有的新注册用户都可以大幅度留存。

    线上社交的好处之一就在于有很多线下社交无法展示出的信息,在这种非面对面环境下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展示给别人看。

    另外,爱磕糖的慧慧子的《以朋友的名义去爱你》彻底在网站火了,每天都有一群魔怔人在线追更,连载贴的收藏数量一度超过了平平无奇曹少爷,直追时淼淼的《他朝若是同淋雪》。

    江勤对这种现象并不感到意外,因为放假了,老曹见不到自己,也就没有太多的素材可以装逼,火热程度往下掉点儿是正常的。

    当天晚上,针对暑假的工作,江勤、苏奈、董文豪和魏兰兰四人开了一次电话总结会议,陪同参加的还有分部的兼职经理岳竹,以及商务部主管孙志,营销部主管邓媛。

    “老板,我有个疑问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你说。”

    “为什么我们要在网站加入学籍系统呢?注册门槛被提高了之后真的有利于推广吗?”

    这个问题是董文豪提出来的,他虽然不懂技术,但是从一个论坛用户的角度来讲,很容易就会有这个疑问。

    记得在知乎刚刚上线的时候,江勤一直要求苏奈那边降低门槛,甚至不用注册,只需要点开游客模式都可以浏览知乎的全部内容。

    可眼看着全国推广马上就要开始了,老板反而开始设限,这着实让人不能理解。

    当然了,不能理解的不只是他们,连魏兰兰和苏奈也不理解,甚至有很多签订了战略合作的人也不理解。

    为什么非要加个门槛,将社会人员排除在外?咱就说,如果社会人员也用这个论坛,那流量不会更大更广吗?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你觉得是一个专属大学生领域的网站容易传播?还是一个各种闲杂人等都混在里面的论坛容易传播?”

    “应该是前者……”

    “没错,我们的内容领域越是垂直,传播速度就越快,就像剑身越窄扎入的就会越深,说白了,我要的是以最快的速度传遍全国,而不是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去收割用户。”

    董文豪似懂非懂地开口:“我们这次不追求用户注册量,追求的是覆盖面积?”

    “你这样理解也没问题,隔壁市有八百万人口,就算我们用一年的时间把这八百万都搞成我们的用户也是失败的,但全国有三百多大学城,哪怕每个大学城只有几千人用我们的网站,我们也是成功的。”

    江勤说完话后又补充了一语:“拼团的全市推广是蜘蛛结网式的,而这次的知乎全国推广,则是孢子飞舞式的。”

    “我明白了,那四大城市里,我们推广的第一站要选在哪里?”

    “沪上吧。”

    江勤没有任何的犹豫就做了决定,把第一站安排在了沪上。

    知乎的战车上绑定了很多的临川本土品牌,这些人虽然和他签了战略合作协议,加入了由临川市政府牵头的临川商帮,可他们未必是真的信任江勤的能力。

    所以,知乎的第一站必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