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连互联网都给不了你答案,只能认识个本地的朋友。

    就比如江城火锅,现在哪个城市没有……?

    你别管它是否正宗,它确实不再具备特点。

    十几年后,特色这个东西就会成为稀缺物,某些城市甚至会因为自己的特色一夜爆火也说不定。

    所以有特色的小门小户打不了价格战,也不会做营销,只能求资金,抱大腿,这就是行业趋势。

    在这种大环境的驱策之下,临川,就成为了他们心中的第一选择。

    因为临川商帮+金丝楠基金会+拼团供应链扶持+拼团系营销的联合生态,对创业者来说简直就是孵化天堂,临川那些曾面临全国化困境的品牌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所以近几年,餐饮品牌的创业者总会来临川碰碰运气。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临川这座城市目前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GDP的增幅已经远超想象。

    外来的打工者也多了起来,甚至连房价都开始逼近一线城市了。

    临川商帮在第六轮和第七轮,开放了外地品牌的加入渠道,有很多老板都在这里买了房,甚至把总部搬了过来。

    江勤倒也有意图在地域性商业范围内,培养一些独具特色的品牌门店,这些门店也许因为特色太严重,无法全国化,但对于区域性的拼团生态是很好的。

    比如你去某个城市旅游,听说了某个特色美食,肯定想去吃一吃的,这就是未来的旅游经济,也是商圈的一个流量补充。

    利用金丝楠基金会投一笔钱进去,为这些小品牌做区域化品牌,补充到当地的商圈,聚拢本土化流量。

    让拼团供应链作为源头,整合供销资源,最后把品牌接入拼团,让生态更完全……

    坏了,我又要赚大钱了。

    江勤啧啧一声,把项目书和发展计划书装到一起,带回了临川商帮,打算把筛选好的那部分交给魏兰兰。

    “怎么样,江总怎么说?”

    “没说上话,但江太太看我计划书的时候点头了。”

    “那稳了,不像我,我的项目书只有江总点过头,江太太还没点头,我感觉还是有点悬的……”

    黄昏时分,江勤和冯楠舒来了拼团总部,把那些比较有前景的项目书交给了魏兰兰,打算发展区域化品牌,然后进行初期孵化。

    他挑出来的这部分项目,基本都是在2010年前营收状况非常良好的品牌,这也是冯楠舒之前点头的那一些。

    这样的品牌欠的只有资金,随后慢慢发展,在区域化竞争力绝对有领先优势。

    当然了,这些品牌当中的一部分,可能也会具备全国化能力的,江勤也乐意看到他们全国开花。

    淘宝当初就是以帮助全国制造业做互联网生意的名头,将全国的大中小型制造厂聚在一起,打造出了庞大的电商帝国。

    江勤现在也在以帮助线下门店做生意的方式,将全国化的、非全国化的、独具特色的、聚拢在一起,以供应链为起点,以团购、外卖或商业综合体为终点,实现双赢。

    到时候,全国的万众商城,万商汇,以及最后的终极商业体【万商天地】,都不会完全的同质化,而是在众多流量品牌的聚集下,各具特色。

    他和老何,还有婶婶,会有一次庞大的三赢。

    “后期,拼团供应链可以派人去对接这个计划,拼团那边的对接就让谭青安排各地经理负责。”

    “明白。”

    江勤说完后又想起一个问题:“冯氏集团的喜悦城,现在怎么样了?”

    “现在做商业综合体的地产公司越来越多,喜悦城的工期赶得很紧,据说他们希望能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