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处于亚热带季风区的成都,一到了夏天,便是炎炎烈日,让人吃不消。王侯权贵可以去青城山、峨眉山或是西岭雪山避暑,至于经济有限的贩夫走卒、平民百姓,则是要找个阴凉之地,避一避夏日逼人的热气。

    但在位于成都城西的四川讲武堂中,学员们和教官们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了。

    西北大战刚刚结束,宋军挺近河西,大宋天子亲临成都视察四川讲武堂,谁敢怠慢。

    四川讲武堂内外戒备森严,即便是清晨,讲武堂中也是热浪滚滚,让人汗流浃背。

    高台上凉亭下赵竑端坐,一众四川大小官员陪侍左右,正在观看学员们的操练。

    “停!”

    教官呐喊声中,一排骑兵于壕沟前停下,动作几乎一致,跟着“跳”字响起,所有的战马跳过壕沟,步伐如出一辙。

    “射!”

    又一个跳壕沟动作结束后,教官大声呐喊,学员们踏弩上箭,一波箭雨射出,纷纷射中靶子。

    赵竑轻轻点头,暗自振奋。

    西北边塞一战,大宋获取了战马万匹,就连讲武堂的训练马匹也是鸟枪换炮,清一色的河曲良马,看着都是带劲。

    “掷弹!”

    教官们的怒喝声中,学员们纷纷助跑,一个个冒烟的震天雷准确扔进了沙袋围成的圆圈中,发出“通通”的响声,却没有炸裂铁壳。

    这种训练弹,只装一到两成的火药量,只能炸响,而不能破壳。只有训练成熟,才能使用战场上真正的震天雷。

    “蓬蓬蓬!”

    硝烟弥漫,火炮声响起,数十颗实心铁球呼啸而出,他们划着弧线落地,横冲直撞,一路摧枯拉朽,地面上埋的木桩纷纷被打折,木刺木屑纷飞。

    火炮训练来不得半点虚假,也最耗费火药。装填动作训练成熟,调整角度、方向,都要实弹实药操练,否则无法达到射击精确的要求。

    “上步、刺!”

    校场上,教官的怒喝声响起,阵列中的学员们跟着怒吼,上步挺枪,狠狠刺出手里的长枪。

    烈日当空,高台上观看的四川制置使崔与之,不由得心里一寒。

    这扑面而来的杀声,让他一时有些错愕。

    谁说蜀中无男儿,这些四川讲武堂的后生们,就是真真正正的让人可畏。

    这时候,他甚至有些浮想联翩,仅仅凭川中子弟,也能抵挡无坚不摧的鞑靼骑兵。

    看到这一幕 600人的刺枪术表演,国之虎贲,杀气腾腾,足足呈现出了千万人的气势,高台上观看的赵竑等人,纷纷站起身来,报之以热烈的掌声。

    作为金陵讲武堂分校的四川讲武堂,招收的基本上都是川中子弟,年龄多在 20岁上下。虽是川中子弟,但在调配上,还需服从大宋朝廷的安排,不能只在蜀地从军,以免军中拉帮结派的现象出现。

    “立正!敬礼!”

    军官的号令声中,所有学员左手持枪,右手一起向高台上的赵竑等人行礼,肃穆庄重,犹如雕塑一般。

    高台上的赵竑情不自禁举起手来,肃然回敬一个军礼。

    “万岁!”

    “万岁!万岁!”

    “万岁!万岁!万岁!”

    敬礼完毕,学员们举起拳头呐喊,异口同声,目光热烈,凝视着高台上的赵竑。

    传奇般的上位登基、海内诗词大家、开发火器、创办金陵讲武堂金陵大学堂、整饬武备、反贪反腐、推行新政、挟刚刚击退谈虎色变的鞑靼大军之威……

    一众学员之中,有几人不会吟诵“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他们当中,又有谁不为火器的强大杀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