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小宝,怎么啦,怎么啦?”

    老太太紧张无比的询问孙子的情况,看向李敬生时,眼神中透着愤怒,脸色也是无比冰冷。

    “你,你这年轻医生,没把握可以不治啊!这要是把我孙子弄伤了,你负不起这个责!”

    她看到孙子哭得厉害,只觉得心肝肉被人割了一刀。

    基本上等于在骂医生了。

    老头没说话,但是刚才的轻微骨鸣声他可是听得很清楚。

    而且李敬生复位时的动作幅度颇大。

    他自然也认为李敬生有可能把孩子反倒弄伤了。

    “小朋友,伸伱的右手抓叔叔的指头。”

    李敬生伸出食指,让小朋友用右手抓握。

    小男孩哭闹得正起劲,又有奶奶在旁边哄着,他才没把李敬生的话当回事呢。

    擦眼泪时,他却是抬起了右手。

    “快看,快看,咱孙子的右手好像被治好了!”

    老头激动的对老太太喊道。

    “还真有点像哈!”

    老太太原本阴云密布,结着寒霜的脸色,瞬间变得好看多了。

    “小宝,来,让奶奶看你的右手是不是好了!”

    老太太本能的拉着孙子的手想要验证一下。

    治疗不利时,医生是家属的出气桶。治疗好了时,医生是多余的。

    这种现象不是个例,而是普遍存在。

    特别是给孩子治疗时,最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就算要感谢医生,也得等到孩子康复出院那天。

    不是专业的医生,根本不懂得验证。

    老太太更吓人,要抓着孙子的手看看孩子的右手能使上多大力气。

    这是要把孩子刚复位的手再扯下来啊!

    “别动,别动,孩子的右手肩关节刚复位成功,还不能做太大幅度的动作。我可以用医生的专业水平告诉你们,孩子的右手已经复位成功了。来的时候,他的右手是虚垂的,肩关节脱位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抬起来。”

    李敬生急忙制止。

    刚才被家属给骂了,他没有计较。

    因为这已经是家常便饭。

    在大医院呆过的医生,没哪个没被家属骂过。

    其实最希望病人康复的人永远都是医生。看到病人出现状况时,医生比谁都着急。

    家属大多数不懂医学知识,非常容易误解医生的一些举动。

    还有的病人觉得医生一点都不关心他,住几天院,除了早上能看到医生进来查房,别的时间都是护士在张罗。

    绝大多数时候,甚至就连护士也只有打针换药的时候才会进入病房。

    于是患者觉得医生和护士太不负责任了。

    事实的真相肯定不是这样。

    医生对手上的每个病人的病情都会及时了解。

    病人住院时,应该庆幸医生很少来病房看他。因为医生要是老是到病房反复查看某个病人,这意味着那个病人的病情非常严重。

    相反,医生一天只有查房时随便检查一下的那种病人,往往都是轻症。

    说明没啥大事。

    患者可以偷着乐了。

    “小朋友,这是什么呀?”

    “糖果!”

    李敬生变戏法似的摸出一颗糖果后,小男孩这回终于止住了哭声。

    “来,用你的右手抓住它。”

    这招比啥都管用。

    人受利益驱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