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通过血常规,基本已经明确紫癜原因为血小板减少,导致患者皮下出血。

    现在已经基本排除了先天血液疾病的可能。

    然后三种后天常见紫癜原因都值得怀疑。

    因为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根据过敏性紫癜一般不伴随血小板减少这一特征,能够初步把过敏性紫癜排除。

    那就只剩下药物性紫癜与感染性紫癜。

    想要确定是哪一种紫癜,李敬生没有急着再申请新的检查,而是从血小板减少入手,进一步深入分析。

    此时此刻,真的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医学生在学校学的那点教材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李敬生平时喜欢看书,在医学知识这一块,他自认为还算学识比较渊博。

    但是在临床上遇到这种非擅长领域的疑难疾病,他有些捉襟见肘。

    绞尽脑汁苦苦回忆着关于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

    原发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类型。

    急性型可出现严重自发性皮肤粘膜出血倾向。

    血小板通常少于20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

    儿童最为常见。

    这个患者的年龄接近六十岁,血小板目前是80左右。

    他初步将急性型排除。

    然后再来说说慢性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现此病多为青年,发病率女性要多于男性。

    通常表现为发病缓慢,血小板在30到80之间最为常见。

    但是这个病,血小板大于50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者,往往没有明显症状。

    故而,与这个患者也有不符之处。

    李敬生的诊断到这里,并没有陷入困境。

    血小板减少并不止原发型这一类,还有继发性血小板减少。

    他努力回忆着关于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的相关医学知识。

    幸好昨天把医师等级升到了副主任级别,现在进行诊断时如有神助,许多尘封已久的医学知识,只要想到了,纷纷被唤醒。

    人体的大脑最为神秘,被开发不到10%。

    很多都处于沉睡状态。

    而且脑细胞有着自己的一套新旧更替机制。很多记忆随着时间推移会慢慢变得模糊,这时候需要重新温习或者唤醒这一部分记忆,得到加深与巩固。

    这也是为什么刻骨铭心的瞬间,我们哪怕时隔数十年也不会忘记的原因。

    因为这些印象深刻的事情,往往很容易多次被唤醒。

    但是枯燥的知识学过后,如果用不上,可能会一直扔在记忆的宝库中不管它。

    然后随着时间推移,慢慢淡忘。

    李敬生的医生等级提升,感觉所有学过的医学知识都被唤醒。这些记性得到了加强。

    而且诊断时,那种全局观更加凸显。

    主治医师诊断,一般只局限于自己擅长的那个领域,最多就是偶尔触及其它细分领域。

    副主任医师诊断,则已经有了很强的全局观,对人体的九大系统,三大循环,皆是了然于胸。往往在诊断疾病时可以跨域诊断,触类旁通。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可分为药物性、感染性、免疫性、血液病几大类。”

    他成功唤醒了这一类别的医学知识。

    药物性血小板减少,既可以是药物对骨髓的抑制作用,也可以是免疫性的。

    如果是对骨髓抑制,常伴有贫血、白细胞减少。

    如果是免疫性常发生于再次用药后,一般表现为突发,血小板功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