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刘备话未说出口,却见王粲趋步入殿,脚步匆忙,似有紧急之事。

    “大王!”

    “仲宣,何事这般着急?”刘备问道。

    王粲止步施礼,说道:“启禀大王,据许昌传言,曹操逼迫天子行三代之法,将皇位禅让与他。今时中原多是尽知,不日曹操或将篡位登基。”

    “什么?”

    纵有所备,当刘备得知此消息,心中亦多有愤怒。

    刘备怒拍案几,愤声说道:“曹贼为阉宦之后,世受汉恩,方有其曹氏之荣。杀后称王,今又篡位登基,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关羽面含愤色,说道:“昔许昌狩猎时,羽若一箭射死曹操,则无曹操今下篡位之事。”

    刘备仰头而叹,说道:“是时曹操为国家之福,不可轻易动之。今时曹操已成国家之祸,福祸犹如天之阴晴,非伱我所能料。”

    彼时许田狩猎的曹操,迎奉天子刘协不久。彼时双方正处在蜜月期的末端,双方尚未翻脸。

    那时的刘备投效曹操,正是看中曹操拥护天子的大旗。后来虽认清曹操那张嘴脸,但也不敢直接动手。

    彼时刘备让关羽向曹操动手,成不成功不说。即便成功了,刘备、关羽怕是难逃身亡,且那时必会被袁绍得利。

    天下之望,袁本初。非是凡人吹嘘之词,而是实打实的话。

    故而,刘备称彼时之曹操,是为国家之福,多是有理由。

    关羽心中多有无奈,说道:“曹操若是篡位,兴汉之望唯在兄长身上,不知兄长欲何时进位帝号,再兴汉室?”

    刘备皱眉微叹,说道:“称帝之事不急,或可待云长北伐襄阳后再议。”

    关羽沉吟少许,说道:“请兄长放心,孟达诈降之策若成,曹仁胆敢出兵西进,羽必为兄长建功,覆灭其师,败其大军。”

    说着,关羽向刘备拱手,沉声说道:“不下襄樊,除死方休。”

    王粲神色微动,说道:“君侯,言死重矣!”

    闻言,关羽神色微正,说道:“兵者,本为凶事。不言死,莫非言生,畏战而退,不思进取否?”

    刘备出言打断,说道:“仲宣非有此意,其之心是为云长而考虑。云长身为大将,总督一方,岂能轻言‘死’乎?”

    关羽微叹口气,说道:“襄樊险峻,世之少有。得有襄樊,可北望宛洛,西观关中,东取汝、颍。军师所献伐北之略,之所以不能成,无非襄阳不在我军之手。若得襄樊,三路用兵呼应,曹操将惶惶不可终日。”

    “羽受兄长委托,镇守南郡以来,恨不得下襄樊,以为兄长复兴汉室。昔观天下之形势,恐终羽一生之久,难成兄长之托付。今时得有谋襄之良机,羽又岂能不以死夺之?”

    霍峻所献的博望对,属于是刘备所能得拥有疆域的极限。非是能力不及,而是当时的曹操势力太过强大。

    纵诸葛亮、鲁肃战略眼观再强,也无法挣脱形势的束缚。然既是这样,诸葛亮根据霍峻的策略上,尝试提出以南伐北的方略。

    以中路为荆州为支点,通过方城夏道及武关道,去撬动徐淮、关中的局势。然今时南北分立形成,为何无法实现诸葛亮的方略?

    原因无他!

    则是与前世一样,刘备手上的荆州不是完整的荆州,而是缺乏荆北的荆州。

    这也是为什么上次北伐,刘备改取寿春的缘故。其尝试更改北伐的大略,通过拿下寿春,去争夺中原。

    故而可以这样说,一旦南汉突破了寿春或是襄樊其中一点,其与曹魏争夺中原的枷锁则会被挣脱开。两者皆入南汉之手,在北伐上南汉则占据了主动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