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太阳升起。

    金陵城瞬间热闹起来。

    贡院外。

    朱棣、徐妙云为丘福、朱能送行。

    临行前,朱棣拿出三本书,递给丘福朱能,“二哥、三哥这是我自己编写的兵书……”

    从草原回来后,他就有一种强烈动手总结的冲动。

    许是以前养成的习惯吧。

    每次演习、或执行任务回来,总结经验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起初,他就是总结此番骑兵作战的一些经验教训,写着写着,就越写越大。

    就在他为此犹豫,纠结之际,妙云建议他,何不结合读过的各种兵法,把各种感悟、体会都写进去。

    于是就有了这本书。

    虽然只有三四十页吧。

    但包含的内容挺多的。

    他结合了读过的各种兵法、实战经验、大明兵器现状。

    ……

    朱能、丘福好奇接过,翻看同时,认真听朱棣阐述。

    翻开书的第一页,是纲目:从束伍、举耳目、习手足、试比较、学阵营、操行营、扎野营、临实战、练胆气、又守哨、终练将……

    “前半部分,是这回带着兄弟们,观察兄弟们作息、临战的一些内容,后半部分,则是一些领兵、练兵、作战的想法……”

    ……

    “大辽河卫火器配置不多,但我预感,未来,咱们大明军中,火器配置一定会增加,火器与传统冷兵器如何结合,如何使用,才能发挥出最大威力?我在里面提了一些想法,你们可以试着让将士们操练,临战验证一下,要是不适用就舍弃……”

    要是合适就采纳。

    毕竟,他对大明军队了解的也不算特别深。

    “总之,就是让张老大和你们,试一试,并且总结完善,如果能成的话,就以你们的名义,上奏朝廷。”

    明军缺乏一种,统一的步兵、骑兵操典。

    历代兵法大家们,留下的兵书,又多是抽象归纳战争之大道,多推崇启发式教育,使人去迷,使人去悟。

    越是牛人,就越不屑于将繁密如叶的‘术’铺陈开来指点。

    其实不止兵法大家。

    这两年,他看了很多书。

    每本书,都是云遮雾绕。

    启发式教育没错,启发式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大德大贤大才。

    但走的太超前了。

    且不能只讲道,而不屑于术。

    用后世话来说,道就是基础科学,术相当于应用科学。

    大多数人,其实都是中平之姿,搞不懂繁复高深的道。

    但基本都能掌握术!

    运用术!

    中原文明崇尚高深的道,有能力的人,都去追求高深的道,写一些云遮雾绕,有关道的智慧。

    却不屑于化道为术。

    这恐怕也是中原文明,最终落得一个泛泛之谈的原因之一。

    他编写的这本简易操典,就是专注于兵法中的术。

    朱能、丘福合上书,相互对视,眼中惊讶一闪而逝。

    虽然只看了几页。

    但以他们的眼光,一眼就能看出老四这本书的价值。

    普通低级将领,乃至士卒,都能看懂!

    军队士卒、低级将领整体素质的提升,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

    整体战斗力成倍的提升!

    当然,里面具体的‘术’是否适用军队,还需要验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