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好奇。

    外公和胡惟庸他们都希望这场战争持续的久一点,让燕藩陷入泥潭中,多流血。

    就连四叔本人,似乎对此战都顾虑重重。

    要不然,也不会主动替倭国诸侯联军设身处地思考,发明了正面阻击战,后方游击袭扰这种古怪战术。

    “半个月!最多半个月!”雄英看了眼朱允炆,笑着大声说道。

    半个月?!

    朱允炆、朱允熞全都惊讶愣怔。

    这可能吗?

    ‘不可能!绝不可能!外公说,胡惟庸已经派人把四叔那种古怪战术,告诉倭国诸侯联军领袖,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了。’

    朱允炆不动声色看了眼朱雄英,暗笑,‘大哥从小跟着四叔,对四叔太盲目自信了!’

    ……

    船舱作战室内。

    朱樉、朱棡、蓝玉等人,三三五五,要么透过玻璃窗户,看着外面汹涌起伏,飞溅的海浪。

    要么凑在挂在左侧的倭国地图前,低声议论着。

    蓝玉从玻璃窗边转身,看着俞靖等一群海军参谋人员,正在汇总整理,行进过程中,得到的倭国海水纹信息。

    并且将这些信息,经过低声讨论,标注在一张航海图上。

    一些奇奇怪怪的符号,他也不慎清楚。

    这种详细的地图,不光海军,燕藩陆军也是如此。

    相较于大明的行军图,燕藩制作的军事地图,更加精准。

    这也是大明这边应该学习的。

    比如燕藩军事地图上,等高线、海拔啊什么的术语,他们根本听都听不懂,到底是什么。

    就好比现在。

    俞靖等人,标注过程中使用的便捷计算尺这些工具,他们这些打仗几十年的人,只能看到俞靖等人熟练使用。

    可其中的规律到底如何,大家看的一头雾水。

    如果朝廷军队,想要全面学会这一套东西。

    就得派人去燕藩读书,全面学习,燕藩越来越复杂的数学这些知识。

    而俞靖等人使用的这些便捷计算尺,据说,其实是工厂最先弄出来,为燕藩工业服务的。

    沐英一直盯着俞靖等人忙碌,注意到蓝玉也被吸引,起身,低语:“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很多,不光是装备上的改变,这种细节,若是没有工业发展的技术,也不可能出现。”

    蓝玉点点头。

    此刻,他越来越希望,朝廷这边早点革新。

    现在朝廷很多人,对工商业的态度完全发生变化了。

    可却僵持在。

    到底发展私营工厂,还是雇工身股制工厂。

    支持前者的有一大批人。

    这些人这些年,在背后做了什么,他都一清二楚。

    手伸的很长。

    那些私人水泥工厂,真正拿大头的,全都是这群人。

    这分明就是一种官商勾结。

    他没有对太子提及这些事。

    以太子的耳目,这些情况,恐怕早知道了。

    俞靖放下制图用的铅笔起身,含笑看着蓝玉、沐英。

    蓝玉顺势拿起俞靖放下的铅笔。

    好奇问:“这种小玩意儿,伱们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俞靖笑道:“蓝叔,这个小玩意儿是无意间制作出来的,随着我们燕京工业区发展,对于煤炭、焦炭的需求量猛增,单靠从占城、南朝购买,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在寻找煤矿过程中,发现了这种类似煤炭黑乎乎,却无法点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