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内地改编一部好来坞的电影,成本就需要至少3000万人民币。”

    “票房收入中,影院和院线拿走约40%,发行方拿走20%左右,我们这种制片方只能获得约40%的票房。”

    “也就是说,一部成本3000万人民币的电影,需要卖出7500万以上的票房,才能收回成本。”

    埃拉德张了张嘴,刚想反驳,就被吴渊强势打断:“埃拉德,你知道吗?”

    “华夏内地去年上映的电影,90%首周票房都不到500万人民币。”

    “大多数情况下,想要回本都需要全球到处卖版权、发行权,要想获利很难。”

    “而一部翻拍电影,没办法卖版权和发行权,只能靠华夏市场的票房来盈利,更是难上加难。”

    “就算我现在是华夏很出名的导演,也很难做到的。”

    “所以50万美元,就是我能给出的最高价格了。”

    “甚至我敢保证,你找遍华夏所有电影制作公司,包括中影,都不可能花这个钱来购买《蝴蝶效应》的翻拍权。”

    这年头,真不会有任何一家国内的电影公司,舍得花钱去买好来坞的电影翻拍版权。

    吴渊之所以想要买《蝴蝶效应》的翻拍权,主要就是觉得这部电影能够给国内观众带来一些科幻启迪。

    之前他拍的《彗星来的那一夜》,算的上是国内第一部“硬科幻”电影了。

    但是这还不够,吴渊想要早点培养出国内的科幻电影迷群体,因为他将来对科幻电影领域是有布局的。

    《蝴蝶效应》这部电影就很适合给国内观众开开眼,50万美元的翻拍权也并不贵,至少对于在好来坞有产业的吴渊来说不贵,就和白捡的差不多。

    当然,如果埃拉德不满足,想要狮子大开口,那吴渊也不是非《蝴蝶效应》不可,大不了他提前将《源代码》拿出来拍呗。

    《源代码》也挺有意思的,也算是小成本科幻电影里的佳作了。

    不管埃拉德卖不卖《蝴蝶效应》,吴渊都会在国内把《源代码》拍出来的,他都想好了,找华夏版“爆炸贝”林超贤来拍就行。

    事实上能成为新线的执行总裁,埃拉德的脑子比吴渊转的还快,还清晰。

    他清楚的知道吴渊说的都是正确的,除了吴渊之外,应该不会有任何华夏内地电影公司买《蝴蝶效应》的翻拍权了,这是个买方市场,他这个卖方真没啥讨价还价的空间。

    “行吧,找个时间我们签个合同就行。”埃拉德也不太在意,一笔几十万美元的生意而已。

    比起这个,他更关心《尖峰时刻》这部电影。

    “Daniel,你真的不愿意接《尖峰时刻3》吗,你和Jackie都是华夏出来的优秀演员和导演,如果你们两个能合作,我相信在大洋两岸都会引发非常热烈的反响。”

    “这会是一次双赢的合作。”

    “新线可以给你一千万美元的导演费,以及5%的票房分账。”

    然而吴渊丝毫不为所动,而且他很奇怪,再给他一千万+5%的分账,那另一个男主角怎么解决。

    没想到埃拉德却回答道:“已经谈的差不多了,威尔·史密斯愿意加盟《尖峰时刻3》,而且他不要票房分账,只需要2000万美元的片酬就行。”

    “What?”吴渊发出了今天的第二声惊呼:“你们新线是给他下了什么迷魂药了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