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爱情了。”

    众所周知,在华夏,很多“底线”都是有弹性的。

    如果伱是个普通导演,想要拍什么校园爱情电影,绝对是不行的,总局不可能给你过审。

    但如果你是张一谋,是吴渊,那这个底线就有的谈了。

    吴渊在《你的名字》里并没有清晰的告诉观众,男女主角是一对恋人或者情侣。

    这部电影的核心看点是一场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拯救。

    事实上在原版电影里,男女主角也并没有捅破窗户纸,确定恋人关系,只能说是互相喜欢而已。

    这算宣传早恋吗?

    如果是别的导演拍,那就算。

    是吴渊拍的,那就不算了。

    反正吴渊当初向总局申报剧本的时候,是畅通无阻的,一路绿灯就给过了,一个字都没改。

    总局那边的一位领导还夸他这个结局不错,男女主角三年后再相遇,留下了一个让观众遐想的空间。

    韩董作为体制内的人,自然也是一点就通的。

    “也是,既然总局都没意见,那我就更不用操心了。”

    “那打算什么时候上映,宣发工作是不是现在就要开始了?”

    吴渊点点头:“越快越好,我想趁着这个冬天还没过去,也趁着春节高中生、大学生都拿到了红包,手上有点闲钱,尽快上映。”

    “就定档在3月初吧,3月1号怎么样?”

    还是那句话,现在的内地电影除了贺岁档外,没有档期可言。

    暑假离着还远,吴渊也只能选择三月份上映了。

    当然,没有热门档期的好处就是现在每个月上映的电影也不多,不存在需要争排片的情况,吴渊也不怕和别的导演争排片。

    “韩董,我上次让你们准备的海报,都弄好了吗?”吴渊又问道。

    “都弄好了,只要一声令下,立马就能在全国一线城市的公交车站、地铁站、大型广场上铺开。”

    说起这事,韩董也兴奋了起来。

    这次吴渊要做的宣发规模,非常的大。

    基本和《英雄》上映前搞的宣传声势都差不多了(指内地),光影时代为此砸了一千万人民币!

    除了《英雄》之外,从来没有哪部电影砸如此多的宣传费。

    为了配合吴渊的宣发计划,中影帮忙联系了海报厂,帮忙和一线城市的政府搭线联系。

    毕竟现在公交车站、大型广场基本都是政府建的,这方面的广告位通过中影比较好联系。

    不过有过这次经验后,以后光影时代再要做这样的宣传,就可以自己联系了。

    “行,海报弄好了就行。”吴渊满意的点点头。

    这年头的内地电影,宣传方法真的超级原始,就连好来坞的三板斧都没学会。

    99%的内地电影,上映的时候只是在电影院挂一张海报,这就算是宣传了。

    剩下的1%,才会注重宣传,做一些线上线下的营销。

    为什么《英雄》是国内的第一部大片,不只是因为拍的规模大,也因为其宣发水平也是对标好来坞大片的。

    《英雄》是第一部在各大城市到处贴海报,广场上放预告片,网络上到处发广告的内地电影。

    而现在第二口汤,吴渊要先尝一尝了。

    而且他准备的宣传海报,可和当下那种简单粗暴的宣传方式不一样。

    和韩董确定了上映日期之后,吴渊就回到了公司,召集公司的宣传部门,去和中影对接,进行地推方面的准备工作。

    吴渊专门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