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渊还是舍得给好处的。

    他请林伟来,就是让他来发展公司院线品牌的。

    吴渊只是个导演,他对院线发展什么的一窍不懂,也就知道未来十年是院线红海,开电影院肯定能赚钱。

    但具体怎么开,影院要怎么运行,员工都如何安排,他是一点都不懂。

    李晓萍将公司的院线品牌发展到十几家影院后,也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人一上百,管理起来就很费心费力了,再加上每家影院都会遇到各种不一样的难题,从来没做过这个行业的李晓萍也没经验,只能摸索着处理。

    想要让光影时代院线品牌裂变,扩张到几十家甚至上百家,那必须得有一位专业人士来掌舵,放权来让他负责。

    林伟就是吴渊找来的专业人士,是21世纪最重要的东西,人才!

    舍不到孩子套不到狼。

    不给这一年1%的股份吊着,怎么能将林伟绑在公司至少十年?

    花10%的股份,换取一家拥有上百甚至数百影院的院线品牌,怎么都是值得的!

    也是被股份所打动,不想只做一个打工人的林伟,这才抛弃了美国的一切,毅然决然的回国了。

    嗯,当然,吴渊承诺的至少在院线品牌上投入一亿人民币的起步资金,也是让他心动的原因之一。

    新老板太有钱了。

    “吴导,感谢您的信任。”林伟矜持的扶了扶眼镜框,从自己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份文件递给了吴渊。

    “这是我为公司做的发展计划,如果您没意见的话,接下来光影时代的院线品牌就按照这份计划书的方案进行扩张了。”

    “在回国前,我仔细调研了一番华夏内地的电影市场发展情况,根据我的判断,未来十年华夏内地的电影院市场大有可为啊!”

    “随着国家GDP的强势增长,看电影已经逐渐成为大众娱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而华夏拥有全球最多的人口,十数亿人里,哪怕只有百分之1的人有进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这就会造就一个百亿级别的电影市场。”

    “我相信这一天不会很远,十年内华夏内地的电影市场就会破百亿规模。”

    “而现在内地的电影院,根本没办法承载这么大的电影市场,电影院产业扩张是必然的事情。”

    “可以说未来十年在华夏内地开电影院都是躺着赚钱的一件事。”

    吴渊挑了挑眉,伸手接过了计划书。

    还别说,业内精英就是业内精英,这眼光确实没问题。

    在不像吴渊这样开未来透视的情况下,能把握到未来十年的内地电影院发展脉络,这林伟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

    翻开计划书,吴渊认真的看了起来。

    “光影时代院线品牌将会定位为全数字化影院,采用顶级放映设备。”

    “尽快启动光影时代影城项目,将光影时代影城打造为城市地标建筑,商圈中心。”

    “引入美国电影院线先进设计理念、人性化服务及国际连锁影院成功的管理模式,以五星级、超五星级影院的标准打造每一座影城。”

    “2007年必须在北上广深四大城市至少开业两家营业面积2500多平方米,有至少4个豪华放映大厅和1个VIP厅,共有座位800余个,可与国际院线同步播映各种世界大片的影城。”

    “2007年内,光影时代品牌电影院数量必须达到20家。”

    “2008年计划新开业20家影院,3-5家影城,在全国主要一、二线城市树立起品牌名气。”

    “2009-->>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