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借机公开回应道:“我不知道《赤壁》和《地心引力》谁好谁坏,我也不关心这个。”

    “两位吴导确实都很优秀,在电影方面的成就都比我强,但连骂人都要比一番高下,就有些滑稽了。”

    “我觉得做人还是要直接一点,实诚一点,阴阳怪气的骂人有什么意思?”

    “你都想要骂人了,还要考虑委婉,还要考虑影响,那干脆就别骂,骂人都瞻前顾后,那这日子过得也太憋屈了吧?”

    “现在的狗仔也忒没趣,天天就想着挖点圈内人互喷的话题来博人眼球。”

    “如果你们太闲,实在是没什么新闻可以写的话,可以多关注关注即将上映的《集结号》”

    “《集结号》是我精心筹备的一部作品,这部电影八千万的投资里,演员的片酬只用了不到一百万,剩下的钱全都砸在了拍摄上,制作精良,战争场面宏大,故事感人肺腑。”

    “这是一部和之前所谓的内地大片都不一样的电影,是一部真正将钱花到了钢刃上的电影。”

    “大家与其去关注两位吴导明年夏天才上映的电影,还是先看看眼前就要上映的《集结号》吧!”

    冯晓刚的话夸张吗?

    还真不夸张。

    看到这篇采访报道的吴渊,对冯裤子这个见缝插针,乘机蹭热度的行为颇为好笑。

    经过《夜宴》的失败后,冯晓刚确实是急需在大片领域证明自己,不然他内地商业片大导的名头就保不住了。

    《集结号》确实是冯晓刚和华谊今年重中之重的电影项目。

    这部电影也不负众望,成为了冯晓刚在21世纪头十年最优秀的电影。

    八千万的成本,只有100万用到了片酬上。

    虽然其中有主演大多数都是华谊自己的艺人,并且一个大牌都没有的原因,但这也确实证明了,做电影真的不是只有用大牌演员才能卖票房的。

    就冲《集结号》的主演里一个港台大牌演员都没有这一点,吴渊就得为冯晓刚的大胆点个赞。

    整个内娱,数的上数的大导演里,如果吴渊不算的话,也就只有冯晓刚敢这么干了。

    特别是,同期还有一部完全反着来的《投名状》衬托。

    汇集了李莲杰、刘德桦、金成武等巨星,再加上场景搭建等大工程,制作费用高达3亿人民币的《投名状》,上映已经快一周了。

    这部电影号称3亿投资,但三位主演合起来就拿走了2亿多,李莲杰一个人就拿了一亿,创下了华语演员片酬的最高纪录。

    所以,《投名状》的拍摄成本和《集结号》其实差不了多少,都是不到一个亿。

    作为陈可新“北上”的第一部作品,从演员、剧情到场面,《投名状》几乎具备了一部卖座的商业大片应该具备的所有元素,制作方对本片的前景也非常看好。

    虽然,《投名状》上映的首周末四天,就拿下了9800万的票房,超过之前《满城尽带黄金甲》创下的最好成绩9600万首周票房,但这个成绩依旧没达到制片方的预期。

    首周末不到一个亿,这说明最终这部电影的内地票房最多也就2亿左右了,离着成本的3亿都还有一段距离,更别提赚钱了。

    陈可新再次用一部汇聚了三位港岛巨星的电影,证明了国产华语大片,光是靠堆砌大牌巨星,是不可能赚到钱的。

    无数一直在关注内地电影行业的圈内、圈外人们,都将目光聚集在了马上就要接着《投名状》上映的《集结号》上。

    吴渊的《画皮》虽然没有港台巨星,可至少也有陈昆和周讯。

    俩人一个是当时内地最红的青年男演员,一个是三金影后,《集结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