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的观众在互联网或者线下自发推荐、宣传,吸引更多观众进电影院看这部电影,再逐渐一点一点扩大放映规模。

    《朱诺》的上映也是这样的流程安排。

    7月2号先在北美16家影院超小规模上映,如果口碑可以的话,再逐步扩大放映规模,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扩大到一两千家影院共同放映。

    如果能做到这一步的话,《朱诺》的北美票房至少就能拿到四五千万美元了。

    如果做不到,那显然是在几十家或者几百家电影院上映时就后劲不足,无人问津,然后下映了。

    好来坞的资本很现实,你没有花几千万美元打通宣发,弄的人尽皆知,吸引大众来看你的电影,那院线就不会上来就给你一两千家电影院的排片。

    只有你自己慢慢靠小规模放映,证明电影本身的价值,证明这部电影有人愿意进电影院看,能给电影院带来庞大的利益,电影院才会逐渐增加放映规模!

    说不上这套制度到底是好是坏,但是对大部分没钱做宣发的小成本电影来说,还算得上公平。

    你实力强,你能吸引观众来看,那你就能自然而然的获得更多的排片率。

    吴渊对此毫无任何意见。

    他对《朱诺》的品质有十分的信心。

    虽然经过改编后,这版《朱诺》增加了亚洲思维,增加了一条男主角成长的线,但是这部电影的核心卖点,依旧是古灵精怪的朱诺!

    吴渊版本的朱诺,和原版在性格上几乎没任何区别,依旧是那个会让北美无数少女喜爱和追捧的个性少女!

    就这样,吴渊又在洛杉矶无所事事的等待了一个月。

    直到7月2号,平平无常的一天。

    吴渊带领着《朱诺》剧组的所有主创成员,浩浩荡荡的来到了洛杉矶的一家电影院。

    晚上七点半,几十位受邀的影评人,以及少数当天在电影院看到《朱诺》海报,好奇买下电影票的观众,与吴渊等人一同步入了影院的2号放映厅。

    没有什么开场致辞,也没有什么感人肺腑的感言环节。

    当大家全部落座后,放映厅内的灯光暗下,伴随着20世纪福克斯那经典的开头动画,《朱诺》正式在北美上映。

    从一场高中校园运动会开始,两个少年少女,一场校园恋爱,一个意外到来的孩子,一场青春成长的故事,徐徐在所有观众面前展开。

    102分钟的电影,给在场的所有影评人和观众,带来了一次特别的观影体验。

    不知不觉中,电影就放映到了结尾。

    不管是亲身经历了拍摄全过程的电影主创人员,还是现场的其他观众,在放映厅灯光亮起的一刻,同时送上了热烈的掌声。

    坐在后排的专业影评人们,齐刷刷的拿起了随身携带的记录本,为这部电影留下了最后的评价。

    “内容充实,情节流畅,叙述也比较精彩,该言情的地方甜蜜唯美,该幽默的地方妙趣横生,在博得观众开心一笑的同时,也带出了对于成长与成熟的思考。”

    “用一种似乎非典型的手法,成功的创造了一部典型的小成本佳作。”

    “又酷又温柔的青春。”

    “搞笑的故事里讨论的话题不轻松,但片头和配乐还是送来一阵清新风。”

    当天晚上,这些影评就陆续出现在了洛杉矶各大影评论坛,出现在了很多影评杂志当中。

    在一个极小的影评人圈子范围内,一股叫做《朱诺》的风正在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