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抢这个项目,毕竟田宇生已经有两次成功的例子了。

    他的新剧本,肯定是不愁公司抢的。

    但做了两次编剧后,田宇生的野心也逐渐增长,觉得自己不止能编剧,也是能尝试做导演的。

    只是他和好几家来接触他的公司都谈了,这些公司愿意出资做这部《前任攻略》,但都是希望田宇生能去物色一个优秀的导演和主角,而不是让他自己上,自己亲自导演。

    毕竟田宇生可没有任何导演基础,之前也没成功经验,大家怎么可能投钱来冒风险。

    正好,这个时候光影时代的青年导演扶持计划出现了,田宇生自然就来投光影时代了。

    结果没想到这剧本也一路过五关斩六将,进入了最终五人大名单。

    光影时代这边本来就是抱着扶持新人导演的想法,田宇生自然就能顺利拿到一笔1000万的制片资金,启动他的首部处女作导演项目了。

    剩下的毕赣、侯普和苏伦,经历也和他俩差不多,都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或者是到处拉投资都没拉到,这才将剧本投到了光影时代这。

    不过和陆阳、田宇生相比,这三位的剧本就不是啥很能卖的剧本了。

    苏伦2009年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后,就进入了行业,和吴渊前世的经历差不多,从助理导演干起,在横店浮沉了三年。

    在这期间,她也没忘记自己的独立导演梦,写了一个爱情喜剧的剧本,并不是吴渊印象中的《超时空同居》,而是一部他根本没听说过的《夏日悠悠乐》。

    这是一部校园爱情轻喜剧,光影时代投了八百万,奔着鼓励支持去的,毕竟圈内的女性导演真的太少了,是应该扶持扶持。

    至于毕赣、侯普就更别说了,这俩位都是文艺片导演,他们的剧本也是走的纯文艺冲奖路线的,和票房完全就是绝缘体。

    光影时代这边也没指望这两位导演能给公司创造收益,选他俩就是奔着冲奖去的,因为他俩的剧本是这一次投递的数百剧本里,文艺价值最高,最有电影艺术的本子。

    毕赣的本子《路边野餐》,在公司内部筛选的时候,甚至获得了编剧部的高度赞誉,觉得他是下一个贾科长,绝对能在国外电影节领域大放光彩,成为贾樟科后新一代内地文艺片导演的代表人物。

    而侯普的评价比毕赣稍微低一点,但公司编剧部以及导演部的高层们也都认为,他有不小的潜力,培养几年也会是国内外电影节的常客。

    光影时代这种体量的大公司,必须是要票房奖项两手抓的,适时的投资几位奖项咖,也是应有之意,这才有了这最终的三位商业片导演,两位文艺片导演的入选大名单。

    而为了扶持这五位导演,光影时代这次也一口气拿出了四千五百万的扶持基金!

    财大,气粗!(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