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对,奶常说,福丫是神仙赐给我们的小福星。她一定会没事的,爷奶、爹娘和家里其他人,都会没事的!!”

    没事的,一定都没事的!!!

    他们绕过五雷县,径直往前山镇而去。路上并不通畅,有段路被雨水冲垮,需要绕道。有的路泡在水中,一片汪洋,蹚水过去时,最深的地方,已经没过马腿。几匹胆小的马儿,止步不前,还是骑手下来,在齐胸的水中牵着它走过去的。

    县城外,搭起了一排排草庵子,里面挤着附近遭灾的百姓。雨骤风急,草棚子里也不比外面好多少,难民们抱在一起取暖,脸上或哀痛,或麻木,看不到生的希望。

    城里也不比外面好多少,许多年久失修的房屋倒塌了,受伤的人躺在废墟的角落,痛苦地哀嚎着。没受伤的,冒着冒雨收拾能用的家什。有亲戚的,都投奔亲戚去了。没有的,只能在倒塌的房屋里,寻找能遮风挡雨的角落……

    衙役们冒雨维持着秩序,依然阻止不了浑水摸鱼之辈。这家叫着丢了只鸡,那家喊着被抢了米粮……整个镇子到处惶惶然。

    萧瑾瑜抹了抹脸上的雨水,冲着带来的府卫们摆了摆手,让他们去帮忙。他们运来一大批油布,在城门外搭起了一个又一个庇护所。木头支架,油布围罩,类似一个个简易的蒙古包。

    附近有胆大的难民,过来打听消息。一听这些“蒙古包”都是替他们建造的,纷纷呼朋唤友地赶来帮忙。建造好的“蒙古包”让老弱病残先住进去。

    萧瑾瑜又从镇上重金请来大夫,给生病的难民诊治。死去的难民,征得亲友的同意,拉到远处深埋。又从城里借来大锅,煮驱寒的药汁给难民喝。

    城里的有钱人家损失较小,房文韬一一登门,借柴借粮,在城门外的棚子里,煮粥赈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