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凉,不禁蹙眉道:“大灾之后,必有疫情。希望公子做的那些防疫准备,能遏制住凶猛的瘟疫!这些牲畜的尸体,待洪水退去,必须深埋!还有雨停后,难民们的饮水问题,都得妥善解决。否则……”

    他们出来前,已经接受系统的救灾和防瘟的训练。宋大毛性子沉稳,学习理论知识,要比二毛扎实得多。

    宋二毛看着眼前被洪水淹没的道路,对身后的侍卫们挥了挥手,道:“我知道山上的一条小路,咱们绕道前行!”

    府里的这些侍卫们,纪律严明,训练有素,没有因为他年纪小,而轻视他。侍卫们也知道,宋思仁、宋思义兄弟,是公子们培养的心腹亲信,将来的左膀右臂,因而更不会有人跳出来,违抗他的命令。

    宋二毛说的那条小路在山上,地势较高,不曾被洪水淹没,但也泥泞难行。小路只能容一人通行,马儿上不去,只能拴在山下,留两名侍卫看着。其他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湿滑软烂的小路上。

    幸好,这一片山植被茂盛,未曾出现山体滑坡的灾害。他们走了小半个时辰,终于遇到一群山里逃难出来的百姓。难民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走路摇摇晃晃,仿佛下一秒就要倒下似的。

    看到辰王府一众侍卫,人高马大,面色红润,精神抖擞,还都带着兵器。难民们瑟缩着停下来,以为自己遇到了匪徒,都害怕地挤在一起。

    “老乡,别怕!我们是辰王府的人,封王爷之名,前来救灾!”宋二毛亲和力比较强,便解下背上带的干粮,拿出来分给这些难民们。

    这群难民,应该是一个村的,只有不到二十人,大都是青壮年。灾荒之年,首先被淘汰的,便是体弱的老人和孩子了。

    领头的青年,瞧上去不过二十岁出头,虽然瘦,但精神头比其他人要足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