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高价。两家碰头谈了谈,便顺利完成了交易。

    宋子苒找铁匠,打了俩烧烤架,又稍微把铺子整修一番,宋记“烧烤铺”便静悄悄地开业了。为啥说是“静悄悄”的,实在是宋记麻辣烫名声太响,跟它隔壁的烧烤店,压根就不用做广告,只要肉串一烤上,孜然一撒,那香味……隔一条街都能闻到。

    好家伙,卖完红薯的宋家小兄弟们,又开始忙忙碌碌的穿羊肉串,烤肉串的生活……烧烤店除了卖烤羊肉串、烤鸡腿儿、烤鸡翅、烤五花肉、烤羊排……还有烤青椒、烤茄子、烤豆腐皮、烤韭菜……荤的素的,加起来几十种。

    闻到香味,那些麻辣烫铺子的忠实食客,便被吸引过来,成为烧烤铺的第一批客人。尝过以后,没有不被烧烤的味道所征服的。

    负责烤串的,是宋六毛和宋七毛,八毛九毛一个负责点串收钱,一个负责把烤好的串,端给客人。至于穿串的……他们实在忙不过来,只能雇了两个手脚麻利、爱干净的妇人,切食材、穿串儿。

    店内此时已经坐满了人,大多是麻辣烫铺子的熟客,都习惯了拼桌的就餐模式。一位客人见两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忙得不亦乐乎,故意道:“小东家,你们不是要去学堂读书吗?怎么一个个成了小伙计了?是不是你们家人为了多赚银子,压榨你们呀?”

    宋九毛给他送来了烤好的羊肉串,闻言笑着道:“我们的先生,这几日回乡探亲,要一个月以后才能回来。先生布置的课业,我们早就完成了。每天早上,我们都会温半个时辰的书,耽误不了!”

    另一个客人道:“一个月后,你们去读书了,烧烤铺怎么办?不会关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