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之职,又有何权力,可监管九疑、零陵二府。

    我做这阳山知府就可以了。

    另外两府,陆兄还是安排贤人,出任知府吧。”

    面对这近乎于造反的安排,孙思文心中是真的有些怕了。

    一是出于自身公义,他不想背叛朝廷。二是不想看到好友走向极端,成为叛贼。

    不然到时夹在好友与朝廷中间,他真的不知该怎么选,到时就里外不是人了。

    “孙兄,且稍安勿躁。”陆渊看着孙思文一脸惊惶模样,不由轻笑一声,然后道:“我何时说过要反了?”

    孙思文听到这话,稍稍安心,定了定心神,道:“陆兄不反,那为何如此说?”

    陆渊失笑道:“你以前听我说,我与朝廷,已有约定……”

    当下,他便把朝廷的十大宗师计划,还有封国计划,与自己好友说了出来。

    当然,关于封国之地的部分,陆渊做了些许修改。

    从原本已经确定的九真郡之地,自然而然地换为了洞庭郡。甚至原本封国的半郡之地,也被他说成了半郡起步,一郡封顶。

    至于这些与朝廷规划相悖的条件,朝廷会不会认下?

    现在实力正飞速膨胀的陆渊,觉得如今实力越发虚弱的朝廷,应当是不会和自己闹不愉快,最终是会同意的。

    至于到最后还是想不开,不同意怎么办?

    那自然是各凭手段了。

    反正,洞庭郡这地方,陆某人是不走了。

    我等武夫,向来以实力说话。大不了一战,看谁能赢得了谁。

    “所以,我具有半郡之地,能裂土封国,这已是朝廷同意了的。”

    陆渊神色如常,语气澹澹的说着:“如今让孙兄你监管三府,也不过是先试着搭起中枢框架,好为日后封国做准备罢了。”

    而孙思文听完这等隐秘,整个人都呆了。

    作为传统儒生,他万万没想到,朝廷为了延续国祚,镇压叛逆,外御贼虏。

    竟然会做出这等丧权辱国,割地自保的事情。

    裂土封疆。

    若真按好友这么说,那朝廷岂不是最少也要分出两三个郡去多一点,甚至要割出四郡。

    没了这数郡之地,那大越还是大越吗?

    心中这般茫然,孙思文看着陆渊,嗓子有些干涩的问道:“陆兄,你所说这些,是……真的?”

    陆渊理所当然的点头:“这个自然。不然你以为白凤寺的济慧圣僧,为何愿意出任国师?南海派的严老宗师,都年过一百四十岁了,为何还要出来给朝廷拼杀?

    他们两位可都是门徒数万,盘踞一郡的江湖大豪。

    论起身份地位,不见得比一郡之守,差哪去了?

    可如今却愿意为朝廷所用,担任那什么有名无实的国师,难道你真以为他们是心忧国难,想报效朝廷吗?

    而且就说我,这次我动兵二十万,为朝廷倾力平贼,双修不会真以为我一心为国吧?

    若不是朝廷给出这般条件,我何苦耗费自己实力,给朝廷镇压苗贼。”

    这一桩桩血淋淋的事实摆出来,顿时击碎了孙思文心中最后一丝幻想。

    作为好友,他当然清楚陆渊的性子,对方绝不是愚忠之辈。

    对于朝廷也根本没多少忠心。

    陆渊当初之所以愿意出任官职,还是不放心自己安危,这才勉强为之罢了。

    这样一个人,当然不可能无私奉献,主动损害自己的利益,给朝廷平贼。

    所以对方出兵,理由只有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