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询问,原先南海国答应楚国的各种援助,是否还算数?

    在得到了援助依旧作数的回答后,陆渊对于此事,便也就不多管了。

    反正不管是苏国、还是南海国,他也没指望两国真的能跟自己一条心。

    只要他们答应自己的好处还依旧作数,能继续出钱粮,帮自己养着日渐扩张的大军,这就足够了。

    不过即便如此,三国之间,在此事之后,盟约已然出现了裂痕。

    如今虽然还未彻底决裂,但时间想来已经不久了。

    或许等严望秋一死,没了这位先天宗师后,三国之间,便会看见刀兵。

    毕竟,陆渊这边有南海、苏国两国援助,自己也差不多有两郡之地,所以才养得起二十四万兵马。

    可苏玄歌的苏国,才只有一郡之地,国内赋税又被陆渊割去了三分之一,却养着十万兵马。

    如今虽然能靠着对内横征暴敛撑着,但这显然不能长久。

    若不快点寻到新的财源,那么这如今养起来的十万雄兵,可就不是苏国的镇国支柱,而是祸乱之源了。

    收不到饷银的武夫大爷们,可不会管你国家是否艰难,百姓是否困苦。

    他们只知道,你不给我发钱,扣了我的饷银。那么既然你不给,就别怪我自己动手拿了。

    面对拖欠军饷的事情,纵然你是先天宗师,这点也不好办。

    当初武安侯那么厉害,可在进入西川平蜀的时候,后勤被断了,手下大军不照样哗变吗?

    连武安侯都做不到的事情,苏玄歌一个半路出家的国君,就更不可能做到了。

    所以在庞大的财政压力下,苏国对外扩张,已然成了一个必然之事。

    区别只是如今的苏国,还能撑几年。

    这场对外的扩张之战,打的究竟是谁罢了?

    从如今的周边局势来看,国君即将老死,很快就没了先天宗师庇佑的南海国,无疑是一个最好的目标。

    严望秋估计也正是看到了这点,从苏国不断扩军的举动之中,感受到了危机,所以才会慢慢脱离三国同盟,向着宁国靠拢。

    想的不正是盟友靠不住后,能借着金陵朝廷的力量,来保住自己国祚吗?

    至于这么做,是不是饮鸩止渴,已经将死的人了,也顾不了这许多。

    能解一时渴,便算一时吧。

    ……

    神武元年正月十五。

    刚刚建成的楚王宫内,到处都在张灯结彩,大红颜色布满了整个宫廷,便连宫内最低级的宫女宦官脸上,也在这节日的氛围下露出了笑容。

    进贤殿内。

    陆渊正与王后两人,在这元宵佳节,招待着朝中文武官员。

    楚国新立,改元神武,这两项事情,都是极为振奋人心的。

    因为这代表着以陆渊为首的楚国集团,在与金陵朝廷为代表的宁国集团的争斗中,又一次取得了胜利。

    从此以后,不仅楚国脱离了宁国的掌控,而宁国也彻底跌落了天下霸主的地位,甚至连扬州霸主的位格都及及可危,随时有着跌落的风险。

    这等霸主跌位,霸权空缺的时代,正是英雄搅弄风云,重整霸权之时。

    而放眼整个扬州,除了已经在衰落的霸主宁国外,不管是岭南的苏国、南海国,亦或者是西边的汉中、西川二国,相比起新生的楚国来说,都是弱小太多太多了。

    此四国,绝无争夺霸权之可能。

    而除了原本越国体系下的几国外,扬州地界上,还剩下的就只有西南那边的大小数十个夷国了。

    那些夷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