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点头:“杨道友说的不错,贵我两宗,从建宗起,就一直世代交好。此等情谊,自是要一直维护下去的。”

    杨吉华闻言,却叹道:“陆掌教说的是,你我两家,确实要亲近。只是贵宗近些年来行为,却让贫道深感忧虑呀。

    贵宗前掌教衣道友,年年出访九州仙门,两百余年来,去域西的次数以百计。

    但来我长青山的次数,去年一掌之数都没超过。

    这等厚此薄彼,不得不让本门忧虑。

    贵宗是否已经与九州仙门结盟,密谋图谋我宗了。”

    杨吉华没有委婉太多,直接说出了自己的不满。

    在对待长青、九州两宗这件事上,太平道确实过分了。

    大家都是邻居,凭什么就跟别人玩,不跟我玩,是瞧不起我吗?

    “道友多虑了。”

    陆渊略有尴尬,先前他只让衣丹城去交好九州,尽可能与对方拉近关系。

    然后这分身,就年年去九州拜访,身为一门掌教,在域西待的时间,竟然比在太平道待的时间还长。

    这种行为,确实离谱。

    也难怪长青仙宗这边,会感到顾忌重重,深感忧虑了。

    这换做谁,也寝食难安。

    不过这种行为,效果也是极好的。

    由于太平道的亲近,九州仙门那边,在衣丹城的努力之下,对太平道的好感与印象,像坐飞剑一样,极速上升。

    时至如今,一些太平道外出到域西游历的弟子,因为两宗关系亲近,甚至和九州仙门的弟子,以师兄弟相称了。

    而这种关系,此前可是九州各脉仙门之间,内部独有的。

    现在太平道也半加入了进去,可见衣丹城外交工作的成效。

    这也是陆渊为什么知晓这么做,弊端很大,很容易引起长青仙宗的敌视。却也一直没有喊停,让衣丹城止住的原因。

    就是因为太平道在这里面,收获要远比失去的更多。

    两相权衡下,自然选好处多的那一边。

    不过这种行为持续到现在,和九州仙门的关系,已经亲近到了极点。

    能彼此喊一声师兄弟,就已是现如今的极限了。

    两边关系想实现进一步的突破,除非陆渊摆明出身,把太平道的阵营转换为九州,这样两边才能亲如一家。

    否则现在状态,就已经到头了。

    而陆渊虽然已经打定主意,未来要投入九州阵营,以更好的占据长青域。

    可此时的他还没准备好,可没有立刻加入对方的念头。

    维持如今状态,差不多就可以了。

    再深入下去,过犹不及。

    于是他便改变政策,从原本的极度亲密九州,转换为中庸,两边都亲近。

    这种转向,理由都很好找。

    上代掌教亲近九州,本代掌教亲近长青仙宗,两边都有一个亲近者,谁也不亏欠了谁。

    而有着上一代掌教的耕耘,现今太平道弟子,自然和九州仙门关系好些。

    那么作为本代掌教的陆渊,相应的,就能更倾斜于长青仙宗。

    这样有着他这个本代掌教在,就能给常青仙宗一个看到未来改变的希望,只要能拉拢住自己,那么过个几百上千年,就能冲散此前衣丹城带来的影响,让太平道变得偏向于长青仙宗。

    简单来讲。

    衣丹城代表的是过去,陆渊代表的是未来。

    用过去稳住九州仙门,用未来去勾引长青仙宗。

    这一手左右逢源,平衡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