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之前亦言之凿凿,然而内心颇有怀疑。

    所有人狐疑地回头,看向东海方向,下一刻,所有人尽皆楞在原地。

    只见有一飘渺青山,正凌空浮于天空之上。其上亭台楼阁,历历可见,又有如黄金所筑之宫殿者,似与天齐。

    且与传说中仙山远在天边不同,众人眼前之仙山,竟是触手可及!

    “果真是仙山!”

    “吾等快去求于仙人!”

    “此仙山似是在琅琊台上!”

    乡民们皆很兴奋,琅玡台自古便是神灵之地,相传乃是神人所筑。

    而现在仙山现世,底部与琅琊台相连,可见古人之言非虚也。

    唯有一事。琅琊台既是神灵之地,乃诸侯祭拜四时之神所在,非大夫者,上去纵使不遭天谴,亦触犯秦律。

    众人皆有些惴惴。

    “顾不得了!”而少端此时已经将一切都抛诸脑后,他当先提起自己的袍踞下摆,跑了两步,又嫌自己大袖碍事,直接“刺啦”两声,把袖子扯掉。

    其他乡民如梦初醒。

    无需少端再行催促,乡民们飞快地跟上光着两条手臂的少端,向着琅琊台奔行而去。

    仙山已经是琅琊县最后的希望之所在,若是错过这次机会,不知能有多少人熬到明年秋收!

    正如少端之前所言。

    唯有神仙,能救吾等矣!

    ……

    琅琊大势欲起,凡人求雨,始皇莅临,还有扶苏等人奔赴而来。

    而那琅琊台下,东海之滨,石滩之上,却无此顾忌。

    化蛟仍然在继续。

    白蛇身上此时已经满是龟裂,整个身体似乎都大了一圈都不只,身上的鳞片此时已然被撑得极薄,却始终无法彻底脱去这身旧皮。

    而白蛇的头颅此时亦已经低下,似乎是连抬头的动作都没有了。从它不断颤抖的身体来看,此时的白蛇极为痛苦。

    秦天负手站在白蛇身前,神色平淡,并不以白蛇之痛苦为甚。

    修行乃是夺天地造化于己身,化形亦是如此。

    天下本无唾手可得之成功,若是连这点疼痛都经受不了,化了蛟又如何?

    “啪”的一声轻响,又是一块蛇皮自白蛇头上崩裂,新生之鳞莹白如玉,又有金铁之光辉。

    两个小小的凸起在白蛇的头上出现,此乃是蛟龙之标志。

    蛟龙之属,有角,有足!

    只是此时白蛇化形尚未完成,且它尚且为一条幼蛇,纵使化蛟,亦是幼蛟,角尚未长出来而已。

    砰!

    随着一声轻响,一枚蛇鳞炸裂,无见鲜血,却有微弱光芒迸发,将幼蛇给笼罩。

    “嗷!”

    白蛇惨叫出声,似乎化蛟的过程并不好受,秦天在一旁凝视,不为所动。

    然在心底,秦天亦是不知结果如何,因为这是他头一次点化灵兽,是否能成,要看它自身的造化。

    所谓有教无类,点化同样如此。

    但想从湿生卵化之畜生,成为天地间的灵兽,则要度过两次劫难。

    一为化形之劫,而为天地雷劫。

    如今,白蛇身上的鳞片层层崩碎,便是不破不立之道。

    “此时不化蛟,尔更待何时?”

    秦天一声低喝,随手掐出一道法诀,蕴含天地至理,乃他自身研创,别无他用,唯有静气凝神、固源塑我。

    随着白蛇一声清鸣,有馨香之气弥漫开来,它身上的鳞片尽皆脱落,化作点点金光,如金花乱坠,流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