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但自信还是有的。对了,朱厂长,咱们厂有没有考虑以后把产品销售到附近的城市,比如说滨江市?”

    “这个,暂时还没考虑。”朱厂长顿了顿,“厂里生产力跟不上,现在供应一个津市就已经忙不过来。不过开会的时候,我也和其他厂领导讨论过这个问题。下半年考虑再采购几条生产线,争取明年将产能扩大到现在的三倍,就能销往其他城市了。”

    “我很看好咱们厂,只要这么一直发展下去,超过滨江纺织厂只是时间问题。”

    要是苏舸一个月前说这句话,朱厂长百分百觉得是天方夜谭。

    但是现在么……他开始认真考虑这件事了。

    储蓄所里,朱厂长把存折里的钱取出来,苏舸转手存到自己的存折中。

    看到她存折上的数字,窗口后面的柜员忍不住多往外看了好几眼。

    这么年轻一个姑娘,存折里竟然有好几万。

    这姑娘到底什么来头,咋会有这么多钱?

    苏舸没留意柜员的举动,存好钱,拿上存折她就跟朱厂长一起离开了。

    朱厂长在厂里还有事,苏舸本来想请他去饭店里吃个饭,朱厂长实在着急,表示下回再吃。

    朱厂长走后,苏舸看着他的身影消失,转身去了另外一家储蓄所。

    这次她依旧是存钱。

    看起来钱是她从书包里拿出来的,其实都是早先放在空间里的钱。

    自由市场挣到的钱,苏舸全放进了空间里,趁着纺织厂给提成,她准备一点一点把这些收入混进提成里。

    这样一来,钱能拿出来光明正大的用,盛启晖那边也不会生疑。

    在另一家储蓄所,苏舸再一次接受窗口内柜员震惊的小眼神。

    这个年代的万元户凤毛麟角,何况是存折里有好几万。

    “同志,你要不要考虑存个定期?存一年定期利息比活期高,存三年定期比一年的高。”

    柜员试探地问。

    苏舸摇摇头,“还是存活期吧。”

    这些钱她很可能随时要取出来。

    八十年代正式进入经济发展黄金期,赚钱的项目一大把,万一这期间遇到合适的,她还可以把钱取出来拿去投资。

    投资收益可要远远大于银行存定期。

    柜员本以为苏舸一定会同意存定期,毕竟每个月都能拿到不菲的利息。

    然而苏舸却拒绝了。

    柜员一脸震惊,想不明白为啥有人能拒绝每个月那么高的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