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勤想的是另外一件事,“你打算将来开发海外市场,把咱们厂的产品卖到海外去?”

    “对,咱们不能满足于国内市场,也要向海外进军。就像咱们隔壁的公司,说起来都是国际知名品牌,可谁敢说咱们以后不能成为国际名牌呢。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未来什么样谁都说不准。”

    苏舸说道。

    樊雪勤和宋盼娣都倒吸一口凉气。

    两人心底同时想到,苏舸是真敢想呀,自家纺织厂在华国都还没排上前列,更何况是在全世界。

    不过与此同时,她们又佩服苏舸的野心。

    至少她敢想,敢于定下这样远大的目标。

    不像她俩,觉得厂子能在国内发展好,就已经很知足了。

    所以说人家能当厂长呢,光是眼界和野心就完全比不了。

    “同志,我要买这条毛毯。”

    “同志,我要买床上的被罩和床单。”

    “同志……”

    顾客的声音陆续响起,打断了苏舸同樊雪勤和宋盼娣的谈话。

    这会儿聚到如舸纺织厂展台的顾客越来越多。

    刚才有好些人都站在附近观望,瞧见苏舸同外国人侃侃而谈,气势和谈吐上丝毫不逊色于对方,这些人顿时对苏舸服气的不得了。

    厂家的负责人这么厉害,这家厂子的东西肯定差不了。

    于是展台前不多时挤满了人,苏舸三人一时间忙得再也没功夫说话,招呼顾客、拿货、收钱,三人忙成一团。

    这天结束,如舸纺织厂毫无争议地成为全场最受瞩目的厂子。

    主办方很满意,他们给苏舸安排了这个地方,就是想借着她的名气吸引顾客,没想到效果竟然这样好。

    为期一周的国际博览会结束,苏舸设计的地毯获得这届博览会的金奖。

    在博览会最后一天,主办方特意举行了颁奖仪式,将金奖奖杯颁发给苏舸。

    苏舸举着金灿灿的奖杯,笑容无比灿烂夺目。

    这一刻,被记者抓拍到,第二天登上全国各大报纸电视。

    在1984年春晚之后,苏舸再次大放异彩,她获得国际奖项的消息飞快传遍神州大地。

    如舸纺织厂的名头也跟着响亮起来,获奖的地毯更是成为炙手可热的产品。

    苏舸一行人从杭市回到滨江,才刚下火车回到家没多久,就有记者找上门来,要采访苏舸。

    后面陆续地,又有各家报纸及电视台的记者找上门来,一个个都要采访苏舸。

    苏舸并没有来者不拒,而是挑了几个比较权威,受众面较广的媒体,接受了对方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