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有多位巡抚、总督对流寇采取过招抚的态度,例如杨鹤、熊文灿都主持过招抚,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为啥?

    原因很简单,你把人招抚回来,得给人提供食物,提供耕地,得让人能活下来,如果做不到,那你怎么抚?

    但明廷财政拉垮,提供不了足够的食物。

    天灾当头,明廷也提供不了能种出粮食的环境。

    几次招抚,最后都失败了,反而因为招抚给了流寇休养生息的机会,流寇假装接受招抚,吃朝廷几顿,休养生息几天,然后马上又反,再度闹腾起来,把更多的良民裹胁为贼,进一步破坏生产力,降低粮食产量。

    生产力被破坏之后,粮食产量更低,最后导致有了几千万人的粮食缺口。

    有了这么大的缺口,就得有这么多人死掉,剩下的人才有足够的食物渡过灾年。

    所以,朝廷当时唯一正解,应该就是在造反初期就放弃招抚的天真想法,拼命剿灭叛军,保护好没造反的老百姓,保护好生产力,才能阻止粮食缺口的进一步扩大,后面才能少死些人。

    但一开始就血腥剿灭的话,又太伤天和,除了满清、张献忠和少数网络爽文作者之外,别的人做不出来。

    所以明廷才只能一会儿招抚,一会儿又围剿。在抚与剿之间摇摆不足。

    幸运的是,李道玄对抗得了天灾。

    他不和明廷穿一条裤子,他有底气可以不走“杀光”这条路,他有的是粮食,现在唯一欠缺的,只是能管理好各方面事务的人才.....

    李道玄开口道:“问问洪承畴,如果真有人能解决粮食问题,他会如何做?”

    高一叶赶紧在三十二耳边悄悄转述。

    三十二定了定睛,沉声道:“洪大人,你莫怪在下交浅言深……在下斗胆相问,若是有人能给大人提供足够的食物……”

    洪承畴嘿地笑了一声:“若真有足够的食物,那可就简单了,把那几个做事情没分寸,反复横跳的劣贼杀个干净,然后将那些被迫从贼的良民招抚下来,给予足够的食物,这场匪患自然可定。”

    说到这里,不禁叹了口气:“但这终究只能想一想罢了,首先,本官拿不出这么多粮食。其次,本官不过是一个区区四品督粮道,押送粮草的小官儿,似这等大事,哪轮得到本官来作主?由那些年老昏庸的蠢才来做这件事,只会搞得一塌糊涂。”

    他说的这个方法,其实正是李道玄现在正在用的办法,心想:此人能力很强,现在也还没有劣绩。若是能在他堕落之前将他赚进高家村来变成自家小人,不给他堕落的机会。以这个人的能力,说不定能有些作用。

    可惜....

    这种四品大官,要变成自家小人可不容易,绝不是自己显个灵就能使得他倒头就拜的。

    官越大的人,权力欲望也越大,小心眼儿和小手段也越多。

    自己向他“显灵”,展示灭霸之手的话,他大概率会当场膜拜,表现臣服,装得很乖的样子。然后一走出自己的视野范围就逃得远远的,这辈子再不踏进高家村一步。

    这种人就有这么鸡贼。

    只能暂且作罢!

    随缘吧。

    /。零点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