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高炽虚心请教。

    道衍和尚脸上露出了笑容。

    “据苏公子所说,这所谓以工代赈,就是在灾荒发生之后,不应该仅仅只是发放粮食赈济灾民,还应该想办法将灾民组织起来建设大工程,比如修筑河堤、疏通河道、修建城防之类的,再比如眼下把他们整合起来生产无烟煤。”

    “这样一来,流民饥民不但得到了粮食,还得到了工作,自然就会安分守己,不会聚集在一起做出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

    听到这个解释,大胖胖顿时眼前一亮,狠狠地一拍大腿。

    “妙啊!”

    “苏阳这小子真是奇才!”

    “这以往不管是朝廷赈灾也好,还是我们放粮也罢,都是老老实实地赈灾。”

    “可是从来没有谁想过,把赈灾和修建工程给放到一起去,现在把二者结合到一起,正是两全其美一箭双雕啊!”

    大胖胖正美滋滋地赞不绝口,突然后脑勺挨了朱棣一巴掌。

    “爹啊,您又打我什么?”

    “你刚刚拍的是本王的大腿!”

    朱棣龇牙咧嘴地咆哮道,不解气地又给了大胖胖后脑勺一巴掌。

    其实他倒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发怒,只是朱棣觉得有些吃味。

    他这个寄予厚望的大儿子,跟苏阳那小子比起来,还真是像个大傻子一样!

    女婿再好可那终究只是女婿啊,他这个大儿子要是真能像苏阳那般出彩,这该有多好啊!

    嗯,发了酸了的燕王朱棣!

    道衍和尚之所以被称为乱世妖僧,他妖就妖在时时刻刻地提醒朱棣,他朱棣才是真正的天命之子,并且提点朱棣一些帝王心术,比如说现在。

    “王爷,灾荒年间,往往劫匪横生,流民为了生计而作乱,所以偷盗四起,人心不稳。”

    “就算朝廷一心赈灾济民,发粮之后,灾民吃饱了又无所事事,也容易滋生事端,甚至对朝廷养成依赖。”

    “再者朝廷也很少一心赈灾,大多数灾银经过层层剥削之后,真正用于救灾饥民的银子,都不够他们施粥三天!”

    “还望王爷牢记此事,也记住这个‘以工代赈’,这才是真正的赈灾良策。”

    朱棣点了点头,他自然听得懂道衍和尚的意思。

    二人相交了这么多年,拍一拍屁股就知道……

    顿了顿,道衍又解释道:“据苏公子所说,无烟煤需求太大了。”

    “现如今无烟煤已经进入了北平家家户户,成为北平百姓赖以生存的燃料物资,每天都要烧掉上百万的无烟煤,所以眼下西山生产作坊有些供不应求了,苏公子才想着扩大规模。”

    “而扩大生产规模,前提条件就是足够的人手,仅凭西山附近各大村镇这么点人,还远远达不到北平府数十万百姓的需求,所以这些流民恰恰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这就是苏公子所讲的供需关系实际应用,当供不应求的时候,就必须要扩大生产规模,贫僧就提及了流民一事,正好一拍即合,既解决了无烟煤生产的人手问题,又解决了北平流民问题。”

    朱棣听后满脸茫然。

    “和尚,你什么时候跟苏阳这么熟了?”

    “咳咳,贫僧负责王府情报工作,所以时常与苏公子书信往来。”

    “呔!你个秃驴,那你之前怎么不告诉本王?”

    “这是贫僧与苏公子书信论道,与王爷何干?”

    “死贼秃,你大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