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线织羊毛布。

    李小月把自己知道的,能够提供的帮助,全部都给了。

    “长福,玉瑶是你们的义妹,你去一趟,替我看看玉瑶在西勒府如何。”

    李长福应下,“是,娘亲。玉瑶对娘亲也孝顺,也是咱们的妹子。现在她到了西勒府,听说比镇西关还穷的地方,日子过得艰难。”

    “路上注意安全,一切以性命要紧。真遇到危险,保命要紧,钱财乃身外之物,不要舍不得。”李小月仔细交代,就怕这个儿子真遇到土匪了,舍财不舍命。

    李长禄在边上听着,眼露羡慕,“娘,我也想去,路上也能跟大哥有个照应。”

    李小月毫不犹豫地拒绝,“如果只是你大哥一个人带队,我还能放心。你跟着,我估计睡不着觉了。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别扯你大哥的后腿。”

    李长禄听到这话,非常受伤,“娘,儿子都已经改邪归正了,您怎么还用老眼光看人啊?”

    李小月挑眉,“反正我这次不会让你跟长福去,看你表现,下次吧!”

    李长禄就这样眼巴巴地看着大哥,跟着四表哥,押着十几车的东西,还有十几个木匠,和几个侍卫,去西勒府。

    虽然赶路辛苦,但出去也有意思啊!

    李长禄不能去,心里十分遗憾。

    五天后,他们就到了西勒府的地界。拿着武王府的令牌,快速赶往府城,在第六天到达武王府。

    秦玉瑶得知李长福亲自带人过来,立即通知王爷,一起出城门迎接。

    秦玉瑶能够得到的帮助,只有李家。

    京城那边,即使有人对她示好,她也不敢接受。

    武王看到李长福带过来的东西和工匠,也非常感动,“义兄里面请。”

    武王身份尊贵,但他感念李家的好意,跟着秦玉瑶,一起这样称呼李家人。

    李长福赶紧回礼,“多谢王爷。”

    秦玉瑶连忙问:“义兄,义母可好?家里所有人都好?”

    李长福笑笑,“母亲很好,家里都好。本来这次长欢要来,但老夫人最近身体有恙,她要侍疾。等以后有机会,再来看望王妃。”

    “老夫人没有大碍吧?”秦玉瑶急忙问,在京城的时候,公孙老夫人也帮她不少。

    李长福回答:“老夫人只是偶感风寒,并无大碍。”

    到了王府,一样样东西卸下来。

    “这里有水车,还有纺车和织机,母亲连工匠都给你送来了。”

    “另外,盐的提纯去杂质,办法在信里,还请王爷王妃过目。”

    武王接过来,看了一遍,了解大概,心里感激,“多谢李夫人和义兄,要不然我这一片烂摊子,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李长福笑笑,“王爷心里爱民,不想与民争利。王妃娴静淑雅,勤俭持家,一定会越来越好。”

    武王和秦玉瑶看着李小月准备的东西,内心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