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至于看上你这点东西,只是心里好奇,特意想跟你聊聊,可能吃酒?”

    那人警惕的摇着头,“不会吃酒。”

    “大丈夫岂能不饮酒?!”

    曹髦大手一挥,执意令人拿来酒水。

    “这府内,我的人起码有一百多个,想要杀你,还需要在酒水里下毒吗?”

    那胡人这才拿起了酒,朝着曹髦敬了一下,随即一饮而尽。

    曹髦点着头,问道:“伱是河西人?”

    “秃发鲜卑?”

    胡人点着头,回答道:“正是秃发鲜卑。”

    曹髦眯起了双眼,“那怎么会出现在此处呢?”

    “我等乃是商贾,来此经商”

    “我听闻你们的首领是个有能力的人,他为什么不归顺朝廷呢?”

    这胡人顿时目瞪口呆,“我只是个商贾,实在不知”

    “只有归顺庙堂,成为大魏的子民,才能在此处经商,才能出现在大魏的土地上,你们的首领都不曾归顺,也不曾得到大魏的册封,你们就敢出现在此处?”

    “你们还是回去吧,回去之后,告诉你们的首领,让他尽快归顺,否则,凶多吉少啊。”

    这胡商有些生气。

    可曹髦这里人多,他又不敢得罪,只是称是。

    吃了几口饭,就带着其余人匆匆离开了。

    郭责忍不住说道:“陛下,这胡人前来通商,乃是好事,能让他们知道大魏之文教,助他们教化,况且这些人进出关卡,也是要缴纳钱财的,是没有坏处的,您何必”

    曹髦摇着头,“若是没有区别,那归顺庙堂的贤王岂不是要心寒?!”

    郭责当即说不出话来。

    这秃发鲜卑跟匈奴人是不同的。

    南匈奴是归顺了大汉的,他们的人员有大魏户口,自从秦汉开始,华夏就是个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了,秦汉设立道,所谓的道,跟县是同级的,区别是此处的百姓多是胡人。

    在胡人占据多数的地区,庙堂就设道,由庙堂的官吏以及当地胡人的首领共同治理,先前姜维所攻打的狄道,其实就是狄县,只是因为当地的狄人百姓多,故而称为道。

    这些人同样要缴纳税赋,要受到官府的治理,庙堂在边塞地区有不少的道,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些道里是胡汉杂居,双方甚至已经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了。

    但是秃发鲜卑这样的,他们是后来迁徙到河西等地的,他们不住在道内,没有接受过大汉的册封,本身不需要缴纳税赋,在野外称王称霸。

    那这就不能算是大魏子民了。

    雍凉地区的胡人问题困扰了庙堂多年,可无论是大汉和大魏,都很难处理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当地的胡羌混居,成分又杂乱。

    其中有不少是接受大汉治理的自己人,有迁徙的外地人,还有百姓们受不了税赋跑出去当外地人的数百个部族,主张和亲近以及汉化程度都不同,极难治理。

    秃发鲜卑,如今不过几万人,盘踞在野外,还不曾归顺。

    曹髦总觉得,治理这些地区时,应该明确界限,表明自己人和外人的区别。

    而且在接受归顺的时候,也不能那么容易。

    今日在看到这些秃发鲜卑后,曹髦心里忽然有了更多的想法。

    雍凉地区,蜀人很喜欢联络这里的胡羌来协助自己出兵,每次说起要治理此处的胡羌问题时,双方总是争执不断。

    有人觉得该杀,有人觉得要怀柔。

    可曹髦却觉得,这两者都不对,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怀柔自己人,杀掉入侵者。

    裴秀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