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护军蒋斌,为人良善,有气节,有太子仆蒋显,仪表俊朗,善言辞,有尚书卫继,有良策,善治政,有秘书令郤正,淡泊名利,刚烈正直,有光禄大夫谯周,学识非凡,博学广闻。”

    “更有将军如廖化,宗预,霍弋,张通,阎宇等等众人,皆勇猛善战之人。”

    “除却重臣,还有李密,陈寿,柳隐,常勖,张奕,向条,向充,董宏,邓良,文立,费恭等忠良及年轻才俊。”

    “难道这些人都不算是贤才吗?!”

    曹髦再次开口询问道。

    而在这一刻,蜀国的群臣则是不淡定了。

    他们的眼里满是惊讶。

    虽说各国对彼此的情况也是比较熟悉,但是就算是他们,也不可能如此详细的说出魏国内官员或者才俊们的名字啊。

    都说魏国皇帝爱贤,原来是真的!

    刘禅此刻都有些懵,曹髦不说,他都不知道自己麾下原来还是人才济济。

    看着一脸茫然的刘禅,曹髦再次说道:“不过,安乐公及时归顺,为朕保全了这些贤才,这才是朕对安乐公这般礼遇的原因啊。”

    曹髦这才看向了诸多大臣们,他认真的说道:“天下纷乱已经很多年了,百姓们遭受荼毒,忠良们遭受迫害,蜀在边塞,或许不知,当今大魏四周,胡人愈发的强势,有鲜卑者,已聚集数十万部众,号称引弓之士有二十万。”

    “恐其有昔前汉匈奴之志也,朕听闻,春秋云:尊王攘夷!”

    “朕欲克外敌而保中国,则必以大一统之势!”

    “诸位贤才归顺,朕心甚慰,诸位皆是贤能,此正是大丈夫建功立业,青史留名之时!”

    “朕向来赏罚分明,待返回洛阳,朕定以重用,望诸位能轻视过往的小事,不要错过如此时机!”

    曹髦又说道:“倘若有愿归乡安养天年的老臣,朕也不会逼迫,可以留在蜀地安养晚年。”

    听到这番话,群臣顿时就忍不住了。

    曹髦看到不少人眼里亮起了光芒。

    就在此刻,一人颤颤巍巍的站起身来。

    起身的人正是老将军宗预,他本来身体就很不好,光是从成都来汉中,他就已经受不了了,病情恶化。

    尽管他不确定曹髦说的是否是实话,但他到了这个地步,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索性就开口说道:“陛下,老臣年迈多病,实在不堪道路之苦,倘若陛下能开恩,允许老臣留在蜀地,以养天年,老臣愿意从此闭门不出,再也不与他人往来”

    曹髦当即皱起了眉头,“这如何能行呢?”

    群臣的眼里闪过一丝失望。

    曹髦这才说道:“何以闭门不出?这不是成了囚禁将军吗?”

    “老将军勿要担心,倘若身体不适,那就留在汉中吧,不必前往洛阳,你的族人也可以留在汉中,服侍在您的身边,朕便赏赐您府邸和一些耕地,您的族人可以在这里耕作,自食其力,倘若病好了些,您可以随意出门,不会遭受任何的阻碍!”

    这一刻,众人哗然。

    群臣也是有区别的,曹髦不可能将所有蜀国的官员们都给带去洛阳。

    但是,起码朝中这批人是一定要带走的。

    因为他们的官爵很高,而且在地方很有号召力,尤其是宗预这样的,这可是蜀国的镇军大将军,谁都可以留下,他这样的就不能留下来。

    难道皇帝就不怕他们再次谋反吗??

    曹髦还真的就不怕。

    且不说蜀国的很多老臣就是死在了赶路的途中,也不说宗预这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子是否能反任何的谋反,都不是没有道理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