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翼却被他给问住了,他再次沉默了下来。

    曹髦也不急,“张公可以回去好好想想,您还没有到廖化那些人的年纪,当今的大魏,也缺乏能征善战的将军,来人啊,且送张公回去休息!”

    那几个甲士随即又领着张翼离开了此处。

    曹髦也不着急,反正该说的也说了,该做的也做了,接下来就看张翼本人的想法了。

    在送走了张翼之后,曹髦开始召见诸多大臣们。

    就在曹髦离开洛阳,前往长安的这段时日里,庙堂里发生了不少的大事。

    这些大臣们都急着要跟自己相见。

    曹髦最先要召见的人就是王昶了。

    毕竟,尚书台才是治政的根本,这些时日里庙堂所做的事情,王昶无疑是最清楚的。

    王昶早就准备了,就等着被召见,故而曹髦很快就见到了这位大魏尚书令。

    王昶看起来有些遗憾。

    说起来,王昶才应该是大魏最有资历的将军,毕竟四征之中,他的地位最高,比起胡遵都要略高一些,诸葛诞是比不了的。

    而这次的灭国之战,他却没能参与。

    曹髦看着王昶的神色,笑着说道:“可惜啊,王公太擅政,否则就可以去做主帅了!”

    王昶回答道:“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为陛下献治吏策啊。”

    两人一同笑了起来。

    王昶对这场战争也是有着极多的感慨,“这么多年了,蜀地终于被平定了,臣也没想到,战事竟是如此的迅速。”

    “往后再也不会有雍凉告急了”

    王昶说着,可曹髦却摇着头。

    “蜀地是平定了,可雍凉可没有。”

    “多亏了咱这位灭蜀将军的福,雍凉的火可是被他吹的够旺,若是不能安抚教化,往后迟早要出大事。”

    曹髦皱起了眉头。

    邓艾的杀戮只能是延缓矛盾,而不是消灭矛盾,用杀戮压制矛盾是最容易的,但是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

    不过,这件事还得慢慢商议。

    雍凉的各地部族此刻重新归降,虽然他们原先就已经归降了但是这次不太一样,是直接作为俘虏被看管起来的。

    诸葛绪跟司马望一直都在写信询问曹髦该如何解决这些人。

    曹髦想了许久,最后决定,让裴秀来给自己想个办法

    这么好的建功立业,扬名后世的事情,自然是要交给有能力的人来办,这是恩赐!

    两人也不再说这些事情,开始说起了尚书台的事情。

    王昶拿出了奏表,认真的讲述这段时日里尚书台的诸多情况。

    首先就是在农业上的,鲁芝按着曹髦的要求,在大魏各地开始取缔屯田制。

    屯田制当初救活了很多的百姓,可是发展到现在,已经是变成了一种负担,屯田体系同样臃肿,没有官府的命令,百姓们连种子都拿不到

    贪污腐败的情况严重,每年的耕作支出占据了太大的比例。

    而取缔庙堂组织的屯田制,改用租种的方式,虽然会降低直接收入,但是同样也减掉了很多的成本,庙堂不用再给百姓们提供各类的东西,也不用维持那么庞大的屯田体系,而且省去很多环节,贪污腐败就没有了那么多的空间。

    从正元四年开始,曹魏全面废除屯田制,对公田采用租种的办法。

    曹髦对鲁芝还是挺信任的,王昶又说起了关于公田的其他事情。

    “在胡将军之后,各地的刺史们也都先后开始了对公田的测量和调查,随即发现了大量被占据的公田,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