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

    裴秀瞥了他一眼,“怎么不进屋等着?”

    “兄长,我的事情很多,马上就要走了,有事想要询问!”

    裴秀直接走向了内屋,裴楷跟在他的身后,“是阿父让我问你的!”

    听到这句话,裴秀总算是放下了手里的事,很是无奈的看向了小老弟,“何事?”

    “荀公说要举荐我到蜀地去,他说那边”

    “去吧,不错。”

    裴秀打断了他的话,转身再次忙碌了起来。

    裴楷有些委屈的说道:“你都没有听完”

    “你立了功,蜀地正缺人,前往蜀地磨砺几年,就可以回来给荀勖担任左右手了。”

    裴楷如今是在有备府内,当初曹髦让荀勖组建了这个府邸,专门用来对付天灾。

    荀勖做的其实还算不错,正元三年倒也没有什么灾害,倒是今年元月的时候,并州发生了雪灾,荀勖准备及时,没有造成太大的伤亡。

    荀勖麾下这些小伙子们,也是整日在钻研着各种应对和预防灾害的事情。

    外界对他们的评价并不高。

    认为他们是在做无用之功,毕竟,在玄学兴起之前,人们就认为灾害是不能预防的,灾害是因为人的行为而造成的。

    是因为什么人呢?当然是因为大臣或者皇帝啦!

    当然,皇帝是不能被罢免被问罪的,因此出天灾了就是大臣们的问题。

    或者是不实行仁政的结果。

    故而,想要预防灾害,得先行仁政,要亲近贤人,远离小人。

    而其他办法是不能预防的。

    这才是天下的主流观点。

    但是荀勖的想法跟主流观点显然不一样,曹髦的也不一样。

    曹髦倒是觉得,荀勖这些人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顺带着,曹髦对他们府邸的人也多有赏赐,这次蜀地缺少大量的官员,曹髦就自然也就给了他们府邸几个名额。

    作为府内最出色的人,裴楷也是得到了这个机会。

    有了兄长的话,裴楷更加的有底气了。

    虽然裴秀不是很好说话,但是他从不会骗自己。

    裴楷拜谢了兄长,便急匆匆的离开了此处。

    就在曹髦还在忙着召见群臣,交代差事的时候,荆州的战役也达到了最火热的时候。

    王基的军队基本上占领了武陵,而文钦则是在夷道遭遇了施绩的主力,双方大战,难分胜负。

    可王基却已经开始再次突进了,他想要直接绕开施绩的主力,从衡阳展开进攻。

    将军丁奉也领着精锐提前来到了此处,准备迎战王基。

    荆南地区庞大,王基可以进攻的方向实在是太多了,能采取的战略也是比吴人要多。

    这让施绩极为的难受。

    就在这个关键时候,陆抗终于来到了前线。

    这位年轻人在到达前线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写信给施绩和丁奉两人。

    陆抗告知两人,若是想要寸土不失,那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人土皆失,可以放弃部分平原地区,如荆南湖泊附近的大平原,不能被敌人牵着鼻子走,要聚集优势的兵力,驻守重要的路口。

    同时命令各地的郡守们迁徙百姓,破坏道路,尽快完成资源和军队上的集中。

    于是乎,很快,王基和文钦就发现对面改变了作战的思路,他们没有再跟着魏军的行军路线来进行防守,他们开始聚集各地的分散兵力,驻扎在重要的地区,同时战船也开始朝着武昌方向聚集。

    王基也不惯着对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