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士人们错愕,众人窃窃私语。

    天人感应在此时早已深入人心,几乎达到了没有人不信的程度。

    封建宿命论达到了极点,实际上,就在前不久,谯周自己都是封建宿命论的成员,但是,皇帝不是,因此,谯周也就不是了。

    上一个叫嚣着要打破封建宿命论的人,还是曹魏大臣仲长统。

    此人作《昌言》,在他的著作里,他提出了要以人事为本的思想,认为天即自然,没有意志和目的,一切都要靠着人为。

    但是他出生实在是太早了,他生活在东汉末年,因此他的思想被认为是狂妄的,他本人也背负了狂生之名。

    倘若他能晚出生百年,想来就没有人会这么说他了。

    就说谯周如今的这些言论,若是放在五十年前,估计就得有人直接起身来骂他,认为他不知天命,该拉出去处置。

    但是现在嘛,各种思想和主张都有,大家的接受性也比以前强了很多,故而听到谯周的这些话,士人们虽然惊讶,但也能听的下去。

    谯周如此说了半个时辰,终于有人站起身来质问了。

    “谯公不知天命,难怪蜀国会灭亡,倘若没有天命,谯公可能告知,为何蜀国会灭亡呢?为何大魏能行大一统呢?”

    起身的这位名士,他是太学里的贤人。

    此人名为孙炎,是整个太学里的重量级大佬,他的老师叫郑玄。

    光凭着这一点,他都能吊打整个太学的名士们了。

    而他跟王肃向来过不去。

    在郑王之战里,他一直都是站在自家老师这边跟王肃作对。

    王肃很厌恶他,就作了圣证论来对付他,两人的争斗过程之中,孙炎算是被王肃压了一个头。

    尽管如此,那也非常的厉害了。

    他算是当今郑学里最有代表力的人了。

    而他的主张,就是从郑玄那里延续下来的绝对宿命论。

    他们认为皇权就是无比神圣的东西,天子就代表着上天,故而要对天子绝对服从,这是天命,若是不服从就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后果。

    后世常常出现的“君要臣死”之类的话,就是他们的主张。

    但其实早期儒学并非都是这样的主张。

    谯周的这番话,显然跟孙炎等人的主张是不合的,因此孙炎最先出面来反驳。

    孙炎本人也是教导了很多的弟子,其中就包括了那位匈奴名士刘宣,刘宣还算是郑玄的徒孙呢!

    孙炎的这句质问也是非常的锐利。

    谯周却是半点都不慌,他回答道:“蜀国灭亡是因为国力弱小,比不上大魏,大魏兴盛是因为皇帝贤明,群臣恪尽职守,将领们勇敢无畏。”

    “混账话!!!”

    孙炎大怒。

    荀顗此刻却起身问道:“难道孙公是认为当今陛下并不贤明?群臣也不够用力?将军们也没什么付出,就是因为天命便完成了大一统嘛?”

    “荀顗,伱们这是祸乱天下的言语!”

    “我并非是说陛下不英明,群臣不贤明,而之所以他们会是如此,是因为天命!”

    郭平和陈植安静的坐在下方,听着他们的争吵。

    他们俩都不敢多说什么。

    就在此刻,忽然听到有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我倒是觉得,非天命,乃人为也!”

    “君王英明,群臣贤明,则国家兴盛,若君王不贤,则社稷沦丧,这是古往今来的道理,当今天下之所以能兴盛,就是因为有我这样的能臣”

    众人一看,不知何时,钟会却出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