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外,还要给他们分配足够的学吏,由他们来负责当地的教育事业。

    张华曾经去过蜀国,故而对那边的政策很是了解,他基本上就是照搬了当地的政策,又加了点自己的东西。

    其余几个大臣却觉得不妥。

    堂堂大魏,岂能去用蜀国之政呢?

    大家的想法各不相同,有人觉得可以将此事交给地方,由郡守县令分别设立和安排,直接纳入地方体系之中。

    也有人觉得教育还是要握在庙堂这里,不能交予地方。

    刺史是不属于地方体系的,刺史是监察体系。

    曹髦很是认真的听着他们讲述。

    直到众人先后说出了自己的看法,钟会方才清了清嗓子。

    “张华的想法是有可取之处的。”

    钟会这么一开口,满堂皆惊。

    钟会竟然开始同意张华的政策了??

    见鬼了!!

    钟会又说道:“但是大魏跟蜀国的情况不同,不能照搬,州学官是没有必要的,蜀国不过数州,郡与郡相近,故而可以用一个学官来总领州学政,但是大魏不同,不同郡的差别巨大,无论是从人口,富裕程度等诸多方面来看,郡与郡的差距都不像过去的蜀国那般均衡可以设典学从事,应该治郡,劝学从事,可治县。”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至于随官吏的数目,应当按着规模来区分,若是大县,就设大从事,若是小县,便设小从事,郡亦然”

    “县从事可以直接交予地方县衙来进行安排,庙堂若是硬要插手,光是委任完成,就不知要耗费多少时日,地方学政作为县令等人的重要政绩,他们来做这件事,也定然不会出太大的纰漏。”

    “况且,这其中利益并不大,不足以出现大问题,况且,交予地方,肯定是多以地方名士豪族之士来担任,其实这不是什么坏事,这些人本来就喜欢提携同乡,这是让他们去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钟会逐一的分析了起来。

    这下,不只是那些大臣们,就是张华,也都很是认真的听了起来。

    别看钟侍中平日里总是格外嚣张,不可一世的模样,但是人家是真的有东西的,真材实料,哪怕是最厌恶他的人,也不能否认这一点。

    当他讲述完成之后,便是曹髦,也忍不住夸赞了起来。

    “诸位可还有异议?”

    众人自然是没有异议的。

    于是乎,新政就要由钟会所说的来进行拟定。

    钟会看向了众人,开口说道:“诸位都是要跟随在陛下身边,为陛下出谋划策,商谈国策的人,想事一定要周全,不能片面,否则如何能辅佐圣王呢?”

    众人皆低头称是。

    曹髦这才让众人离开。

    钟会是最先离开的,大摇大摆的走出了东堂,颇有些群臣之首的风范。

    看到跟在后头的张华,他停下来,开口问道:“听闻你收了个弟子?”

    张华点着头,“正是如此。”

    “呵。”

    钟会冷哼了一声,“要好好教啊,可不要误人子弟,我也有个不成器的弟子,改日倒是可以让他们辩一辩”

    因为曹髦亲口让张轨拜师张华,这件事在洛阳内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大家都很惊讶,难道张温这家伙的儿子还真的是个天才?

    钟会也知道了这件事,在知道之后,他对刘渊就只有一个要求了。

    怎么都行,就是不能被张华的弟子给超过去了,要是比不过张华的弟子,我就亲手清理门户!!

    张华苦笑着不敢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