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洛轴,都还生产不出来。”

    “甚至全球能够生产这种轴承的也就那么几家,蒂森克虏伯、斯凯孚、铁姆肯、舍弗勒、恩梯恩和东瀛光洋,其中前面三家占据了80%左右的份额。”

    “国内的主轴轴承基本上也都是这三家厂家在做。”

    方红梅给范华博简单的解释说了一下,不过这个情况显然还是不能让范华博满意。

    “我记得之前高铁轴承也是被舍弗勒和斯凯孚等几家外资轴承厂家掌握着,后面是南山轴承把这个技术给突破了。”

    “这种风电轴承,南山轴承也生产不出来吗?”

    范华博这么一说,方红梅的表情变得有点纠结。

    要是早一个月问这个问题,她可以非常肯定的说“南山轴承做不出来。”

    但是这几天她也是看到了南山集团那边发布的一些消息,对方可是说自己具备风电轴承的生产能力的。

    方红梅对这个话表示一定程度的怀疑。

    她觉得南山轴承应该也只是刚刚开始研究这种零件,距离真正的能够量产风电轴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然了,这些都是她个人的猜测。

    范华博是聪明人,看到方红梅那个表情,就知道这里面应该有点故事。

    不过他也不着急,没有继续追着问,而是给了方红梅足够的时间思考。

    “范总,南山轴承在之前是没有听说他们从事过风电轴承相关的研究的。”

    “不过最近几天对方表示已经突破了风电轴承技术。”

    “我们采购部准备跟对方联系,去现场看一看他们的风电轴承到底是什么一个情况。”

    “主轴轴承这个东西,一般来说小批量到大规模生产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因为这中间还包括客户对产品稳定性的验证过程。”

    “所以我们在大功率主轴轴承的国产替代还是任重而道远。”

    “斯凯孚和蒂森克虏伯这些海外传统豪强,也是根据这点行业经验,才有了不降价甚至涨价的勇气。”

    方红梅显然是不认为南山轴承远水解不了近渴。

    南山轴承在小型轴承方面的技术是挺厉害的,但是大型轴承和小型轴承的难度是完全不同的。

    “这轴承轴承的难度就真的那么高吗?”

    范华博的这个问题,应该是许多人心中都有疑问的。

    一个轴承还能把华夏那么多厂家给难倒?

    不过方红梅的回答却是一点都不乐观。

    “风电轴承都是大轴承,并且今后的趋势是越来越大。”

    “大尺寸意味着更高的载荷,加上转速高、运行时间长,这些都要求必须对设计、材料、冷热处理工艺、检测、试验等进行全面升级,也对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提出更为苛刻的要求。”

    “另外,除风力载荷外,主轴轴承还要承受主轴、叶轮的重力载荷,工况复杂。”

    “在设计时,要求轴承具备良好的抗冲击性能、灵活的调心性能、优异的滚道抗疲劳性能。”

    “除了设计问题,材料也是一个大难点。”

    “这种材料对抗疲劳寿命要求很高,这与原材料中非金属夹杂物的类型、大小、分布密切相关。”

    “其中,脆性夹杂物以及大颗粒夹杂物对寿命的影响最大。”

    “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轴承钢的洁净度,减小钢中夹杂物的含量与尺寸,提高碳化物的均匀性成为重点所在。”

    “此外,主轴轴承的硬度、强度、心部韧性与选材关系密切。”

    “为提高零件硬度、保证心表硬度一致,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