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上班就跟厂长汇报,到时候老师可以带着图纸在我们那边住,有什么问题可以尽快解决。”刘海开口说道。

    “我这边也汇报一下。”朱海洋点点头。

    朱海洋不知道的是,现在国内发动机制造最好的就是摩托车厂。

    无论是使用寿命还是标准化,都是做的最好的。

    与老师闲聊了一阵,刘海就开车回厂子里面了,因为现在已经晚上八九点了,四合院里面又没有生火,家里没个人就这样。

    第二天早上,刘海正在吃饭,就碰见厂长也来吃饭,厂长端着一碗稀饭,拿着两个馒头坐在了刘海对面。

    “厂长,我跟朱老师联合做的项目,想在厂子里面试验。”刘海就低声的跟孙爱国说道。

    “可以呀,需要我做什么?”孙爱国听到这话,开口问道。

    “需要您给上级汇报,这个项目可以说是绝密。”刘海已经吃完了,拿出手帕擦了擦嘴,才开口说道。

    “哦,是不是那个发动机?”孙爱国立马想起来了,一脸正经的看着刘海问道。

    “是的,不过是在我们这边做实验,具体后面交给谁生产还不清楚。”刘海点点头。

    “没问题,我吃了饭马上就去汇报。”孙爱国立即点头。

    “顺带我也去要一些地,你说的飞机场三千米宽要多少米?”孙爱国又问道。

    “厂长,不是修建机场,只是修建一条跑道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机场那些配套设施。”刘海纠正了一下,厂长的说法。

    其实京都这边已经有飞机场,不过这个飞机场前几年才开始建立,到80年代才完成,也就是那个时候成为国际机场的。

    厂子内部的飞机场主要适用于飞机试飞地面试验。

    下一次搞大飞机,就不能像这小飞机,随随便便就可以飞,要进行地面试验,空中试验等等的,一架飞机试验一年两三年都是小儿科。

    飞机越大,涉及到的系统越多,各个部位的参数也越多,小飞机也就那样。

    不说别的,单纯一个供油系统大小飞机的难度差别太大了。

    所以,任何一款飞机在设计,制造出来之后,都要进行一连串科学的实验。

    “那行,到时候找领导商议一番,实在是不行,咱们就在郊区建立一个分厂。”孙爱国也知道自己这个厂子所在地方比较敏感,反正听上级安排。

    刘海点点头,然后说道:“那我就先走了!”

    孙爱国点点头,就拿起馒头开始吃了。

    刘海回到维修科这边,就把盾构机的图纸拿出来一部分,盾构机刘海采用的是液压驱动,并没有采用电力驱动。

    盾构机分为两种,一种是挖泥土的,一种是挖岩石的,刘海设计的这个是挖岩石的。

    挖泥土的需要把挖出来的土料,直接夯实在隧道周围,这样不但可以节省运送土方的费用还可以让隧道更加的坚固。

    在没有超大型水力锻造设备之前,刘海只能采用分体组装方法,来设计盾构机前面的设备。

    这也是为什么刘海要设计十米直径的盾构机,因为分体组装的这种盾构机越大越容易操作,越大越便于维修。

    弄个三米五米的,分成四五块组装,到时候坏了,人还不好进去维修。

    这种十米直径的人,直接可以在内部活动维修,十分方便。

    这种盾构机工作的时候慢一点,不要紧,毕竟刚开始就做那么完美,不现实。

    只要把这个起点布局起来,后面自然有人来推动这个技术的发展。

    设备科这边拿到刘海给的部分图纸,有些惊讶,因为这次的图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