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盾构机研究机构,主打就是研究这个。

    所有操作,组装盾构机的人员,全部是培训过的,专门做这个的。

    盾构机组装试车完毕,就开始向前推进了,整个西南地区有十几台盾构机,这些盾构机零件先用火车运送到附近最近的地方,在不在车站都行,直接用吊车卸货就是了。

    或者直接用挖机修路,然后卡车,四不像直接在路边卸车,然后送到组装场地。

    这边场地早就准备好了,盾构机开始运行,速度看起来还是很慢,不过这玩意可以稳定的推进,盾构机开始接触岩石,开始出石头渣滓了。

    “你们看,是不是蛐鳝一样,前面吃,后面拉。”

    “还真是的。”

    “有了这个东西,这山就不算啥子了。”

    “就是啊。”

    “一会儿就是一车了啊。”

    “看起来慢,挖的多啊。”

    “伱娃知道个啥,那个玩意有三丈多高。”

    看热闹的村民络绎不绝,纷纷的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解释自己看到的东西。

    现场的工作人员,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就停机检查,然后继续。

    一个个盾构机在各个地方不断的转动着,大西北,大西南,另外研究试验挖掘地铁的盾构机,这些方向什么的刘海都给了,然后让人自己去研究。

    外壳尺寸是躯壳,内部的核心是控制系统,只要把这个捋顺了,那么后续就可以在这个型号上做出适合各个地质去情况的盾构机。

    其实到了刘海穿越的时候,已经不分型号了,是混合型号的,也就是可以适应多种地质环境,可以适用各种的工程。

    当然也有谣言产生,那就是据说这个可以在海底挖掘隧道……。

    海对面的某人赶紧花大价钱请了西方很多专家,问究竟盾构机能做海底隧道吗?

    因为某人生怕有一天,这盾构机从地下钻出来,然后出来一大群人,源源不断的。

    好在西方那些专家给出的答案让某人松了一口气,幸亏自己这边海足够深,海底隧道可以挖掘,但是有一定的深度要求,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挖掘的。

    盾构机挖掘之后,一次成型,后期基本上剩下的事情不多了,把大部分工人的工作环境从隧道里面换到了外面。

    盾构机挖掘并不需要太多的人,反而是后面需要一大堆的人,运送石渣,冷却水,石渣筛选,粉碎,水泥模块制造等等的。

    而且前面有盾构机顶着,基本不会出什么问题,不会像是以前,采用了打眼,放炮,有些时候还有哑炮什么的。

    周围村民接连看了几天,就没看的了,因为盾构机已经进去了。

    盾构机前进也是严格控制的,测量人员不断的测量,其实与挖掘隧道是一样的。

    当然这个时候没有后世那么先进的各种定位技术。

    不过现在已经很好了,小飞机可以参与勘测,效率大大提高了。

    就连国内最新版的地图都做了不少更改,小飞机参与地理勘测,让勘测效率大大提升。

    固定翼的小飞机,在勘测这方面比直升机要安全不少,特别是在地理环境复杂的区域,直升机的危险系数还是很大的。

    而在东北,老林子里面,从高空俯瞰下去,可以看到一台一台挖掘机正在作业。

    这些挖掘机趁着冬季开辟出一条一条的道路,一方面方便后续运输木材,另外一方面方便巡逻以及防火。

    挖掘机会根据地形地势修建普通的道路,在合适的地方还会做一些水塘什么的。

    改装过的履带运输车,拖拽着一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