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去查所谓的技术来源,你们现在能够查出他们船用推进器的技术来源吗?又能够查出他们各种汽车技术的来源吗?又或者是能够查出他们挖掘机技术来源吗?甚至大型的掘进机?”

    还有一名女性也点头:“不要小看任何人,在没有确定技术来源的情况下,难道你们就没有更多的办法获取更多的**吗?”

    “很难,我们以前是有人留在那边,但是这十几年下来,这些人已经分散到了全国各地,甚至有些直接失联,他们工业化发展太快,导致人员调动频繁。”

    “让他继续先说,然后咱们讨论。”有人开口说道。

    “还有多种型号的火箭炮,大家请看,他们在固体火箭方面的技术增长太快,让我们严重怀疑真实性。”随后这名中年人展示了一系列的各种型号的火箭炮,当然对比刚才展示的那个12联就是小弟弟。

    “下面隆重介绍两款装备,要伱命3000A,首先就是从发射筒来看,应该是采用了全固体推进技术,我们有着很多的照片经过仔细分析,发射筒的各部分构造没有任何问题。”

    “固体火箭在很多方面有着优势,反应速度快,发射速度快,只要进入预先设计好的阵地,完全可以快速发射。”

    “下面要着重讲一讲他们的发射车,原木发射车并不是很稀奇的东西,隔壁熊国就有履带式发射车以及轮式发射车,但是这么大的原木发射车,在我们的**系统里面甚至是空白。”

    “我们的摄影师着重抓拍了这个部位结构,根据我们机械工程专家分析,这一辆车的技术水平很高,高到了现在我们自己要开发,恐怕需要接近5年的时间。”

    “发动机应该使用的是坦克发动机,因为某个**人员在当时听到这款发动机的声音与坦克发动机的声音十分相似。”

    “它的每一组轮子都能自主转向,我们可以看到它的转向设备都是独立,这样就加大了越野能力。”

    “另外就是前后轮的差距分布应该可以跨越很大的障碍。”

    “我们再看看车后面的液压设备,根据我们的结果,这一款发射车是真的。”

    “我们再来看这一个,要你命5000,我们也是从发射筒分析,他比要你命3000要粗一些,更加长一些,然后就看不出来更多的东西,因为全部密封在发射筒里面。”

    “他们的发射车应该是一种通用型号,根据我们专家测算,要你命5000的弹体比例有些不对劲,但是他们宣传5000公里的射程。”

    “如果按照他们宣传的5000公里,那就证明只有一点,它可能是多弹头技术,或者是加大了装药量。”

    “这两个结果,我想大家谁都不愿意看到,但是事实上是这件事情是真实的,我们也曾经早在几年前就拍摄到了一些卫星影像,但是没有分析出任何结果,因为当时他们这种东西出现的地方不是在我们重点观察的地方。”

    “固体火箭就是这点麻烦,没有固定的发射阵地。”

    “当然他们可以预设阵地,可以预abcd几个点,发射的时候直接进入预设阵地,然后进行发射,而且就是单独设置发射参数,也用不了多久时间。”

    “这是最震撼的一张,要你命8000,大家可以看清楚这家伙有多大,旁边两个就是驾驶室里面坐的有人,对比人大小以及驾驶室的大小。”这名中年人又拿出一张幻灯片,就是某个记者拍的两辆要里面8000并排行驶过来的照片。

    庞大的原木直接把原本一体的驾驶室分开。

    给人一种头皮发麻的感觉,特别是拍照的人站的比较低,有一种仰望的感觉。

    在场的人看着这张幻灯片都揉了揉额头,因为大家感觉这东西好像随时要落下来一样。

    “根据当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