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知院,看哪个杀千刀的泼皮再敢犯浑。”

    “你们快看,这上面的名字,刘逵喜,这不是西大街义结社的把头吗?听说他们背后其实是鬼樊楼,他也是鬼樊楼分舵的舵主。”

    “还有这个,王龙,是无忧洞一个分会的会长。再看看这个,李三才,又称李三郎,是斧头社的把头。”

    “太好了,这些人就该杀,上面说,加上上次杀的那一批,还只是第二批,以后还有第三批、第四批,这一次砍二百多人,真是过瘾,咱也一定要去看看。”

    “什么时候动刀啊?上面有没有说?”

    “说了,三天后行刑,还是上次东城郊外的刑场,那里以后怕是还得杀几千人。”

    “好啊,到时候一定得去看。”

    各茶摊、酒肆内,大量吃早餐的汴梁市井百姓们,都拿起了手中的报纸,一个个兴高采烈。

    汴梁百姓苦这些黑恶势力已久。

    因为这些黑恶势力其实不会去招惹达官贵人,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就是灾难。

    即便是家中没有子嗣、妇女被拐卖、可那些人会收保护费啊。

    凡是在街上摆摊、开店、做生意,这些黑恶势力以及官府的官差衙役,都会过来收一份规费,弄得百姓们苦不堪言。

    生意好的还能维持生活,生意差的像洪文这样,本身就赚不了几个钱,对方还要收他的规费,交不上来就得挨毒打,对于贫苦百姓来说,几乎要了他们的命。

    所以往日不管是汴梁的普通老百姓,还是小摊贩,都要遭受这些人的欺压。

    现在赵骏不仅扫清了开封府那些贪官污吏,斩断了开封府衙役们向他们伸来要钱的手,还把汴梁黑恶势力扫空,让他们免受交钱以及毒打。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汴梁的治安环境几乎是焕然一新。经商氛围好了,愿意出来上街购物的人多了,那自然也能促进经济发展。

    特别是夜市,以前虽然夜市繁华,可往往伴随着更多的黑暗与罪恶,如今百姓们走上街头安全了很多,做小生意的那种摊贩自然也多不胜数,日益热闹了起来。

    估计GDP都增长了不少。

    一晃三天过去。

    这几天时间汴梁的官场和民间完成呈现出两个情况。

    官场上对改制的事情议论纷纷,民间则更在意黑恶势力被扫平的事情。

    官员与官员,百姓与百姓,他们之间互相奔走相告,两件消息迅速传遍整个东京。

    如今刑部已经完成了改制,性质由原来的闲散部门,成为了负责制定法律,制定各个部门规章制度的机构,并且调了一百多名官员进来。

    一下子又解决了一百多名闲散冗官的就业问题,立即让汴梁的冗官们激动起来,又开始活络起门路,想提前托好关系。

    不过由于目前还处于改制前期,只有刑部完成了改制,正在给新部门制定章程,因此倒还没那么多部门。

    但显然至少绝大多数官员都支持改制。

    大宋冗官一万多,其中大部分都散落在地方,比如苏轼被贬的黄州团练副使就是闲散官员之一,汴梁也有那么一两千人。

    估计这次改制之后,不仅这一两千人有了安置,甚至可能得从地方调闲散官员回来,才能填补得了空缺了。

    十一月十日,清晨时分,东街两旁就已经挤得水泄不通。

    开封府不止是汴梁官府衙门,而且还是行政机构,相当于后世的首都市政府,不仅是缉盗、捕凶,城市规划也归他们管。

    但可惜的是历任权知开封府显然没有这方面意识,又或者说难以规划出一个更好的城市,一直以来开封府违章建筑都是个大麻烦,从赵光义时代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